生死嗟何及,徒增父母哀。
肝肠愁欲裂,泪眼痛难开。
近日犹疑在,从今去不回。
但期收尔骨,归葬故山隈。

【注释】

嗟:叹词。徒:白白地。肝肠(gān chánɡ):比喻内心极度痛苦。收:埋葬、掩埋。尔:你。骨:指尸骨。山隈(wēi):山的弯曲处。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的儿子死后,自己伤心欲绝,悲痛欲绝。他只希望儿子的尸体能够被埋藏起来,归葬到故乡。全诗语言朴实,情调凄怆,感人至深。

生死哀伤,痛惜不已。“生死嗟何及”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儿子去世的悲痛之情。“徒增父母哀”一句,又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悲痛,因为儿子已经去世,所以无法再为儿子分担忧愁,只能让父母独自承受这份痛苦。

“肝肠愁欲裂,泪眼痛难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悲痛至极的状态。肝肠都仿佛要断裂一般,眼泪流个不停,泪水刺痛着双眼。这两句诗句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悲伤,让人感受到了他无尽的哀思和悲痛。

“近日犹疑在,从今去不回”,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儿子的思念之情。他虽然知道儿子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仍然时常会想起与儿子的相处时光,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惋惜。这种对逝去的人的思念之情,是人之常情,也是这首诗情感深沉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句“但期收尔骨,归葬故山隈”,则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离世后的愿望。他希望自己能够将儿子的身体收殓好,然后将其埋葬在自己的故乡。这样的心愿既是出于对儿子的怀念和尊重,也是出于对家乡的眷恋和依恋。同时,这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复杂和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儿子去世后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己心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儿子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悼和纪念方式,以及人们对家庭、亲情的重视程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