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被原野,草木亦滋荣。
脉脉泉流响,喈喈时鸟鸣。
老翁扶杖出,稚子把犁耕。
民俗安浮朴,熙然乐太平。

【注释】

随驾出:跟随皇帝出行。

世偶:指世俗的婚嫁。

田家:农村。

其一:第一首。

东风被原野,草木亦滋荣:东风吹遍了原野,草木也茂盛起来了。

脉脉泉流响,喈喈时鸟鸣:泉水潺潺流淌,鸟儿鸣叫。

老翁扶杖出,稚子把犁耕:年长的农夫扶着拐杖出门,小孩拿着锄头耕地。

民俗安浮朴:风俗淳朴,人民安居乐业。

熙然乐太平:心情舒畅地享受太平盛世。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劳动生活的诗作。全诗以“春日随驾出却世偶过田家”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人从春日出发到田间小住,目睹了大自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听到了自然界的美妙声音,感受到了农民劳作的欢快心情,同时也看到了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美好局面,从而抒发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首联“东风被原野”,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是田野;“草木亦滋荣”,说明天气晴朗,阳光普照。这两句写景,渲染了春天的氛围。

颔联“脉脉泉流响,喈喈时鸟鸣”,通过泉水流动的声音和鸟叫声,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颈联“老翁扶杖出,稚子把犁耕”,描绘了农民们忙碌的身影,展现了勤劳朴实的乡村风貌。这里的“扶杖出”、“把犁耕”既写出了农事活动的具体细节,又表现了农民们勤劳务实的精神风貌。

尾联“民俗安浮朴,熙然乐太平”,总结了全诗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赞美之情。这里,“浮朴”指的是淳朴、质朴的生活,与“浮华”相对;“熙然乐太平”则形容人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地享受太平盛世。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写和对农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人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