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英持橐总儒绅,香案前头立讲臣。
颇怪地偏饶雨露,不知身已近星辰。
彤墀仗簇皇威肃,玉几书呈御览新。
讲罢自天传赐宴,九重喜色溢龙鳞。
【注释】壬辰: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九月:秋季。二十二日:指天宝元年(742年)九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在翰林院举行的讲经考试。迩英:翰林院的别称。持橐:持着文房四宝。总儒绅:主持科举。香案前头:指皇帝面前。讲臣:指主考。颇怪:奇怪。地偏:指京城长安地势低洼。雨露:恩泽,比喻皇帝对儒生的关怀。身已近星辰:指自己被皇帝所重视,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彤墀:红砖砌成的台阶,天子御座所在之处。仗簇:侍卫簇拥。皇威肃:皇帝威严严肃。玉几:皇帝座位前的玉制桌子,上面放着经书供皇帝观看。御览:皇帝阅读。新:新编的。自天传赐宴:指皇上亲自到翰林院赐宴。九重:皇宫内廷。喜色溢龙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如同龙鳞一般光彩夺目。
【赏析】此为天宝元年(742年)九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在翰林院举行讲经考试后,作者所作之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全诗写诗人应试得官的喜悦和荣幸之感。首句“迩英持橐总儒绅”,写诗人在翰林院主持科举考试。次句“香案前头立讲臣”,写诗人站在皇帝面前作讲解。第三句“颇怪地偏饶雨露”,写诗人对朝廷对自己的恩典感到惊奇。第四句“不知身已近星辰”,写诗人认为自己得到皇帝赏识就像天上的星辰一样。第五句“彤墀仗簇皇威肃”,写翰林院里侍卫簇拥,显示皇上威严。第六句“玉几书呈御览新”,写皇上亲自翻阅经书,看新编的《周易》。最后一句“讲罢自天传赐宴”,写皇上亲自到翰林院赐宴。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受宠若惊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