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有疏叩天关,两地乡心一日还。
京口新阡多碧树,滇南旧业半青山。
潮声暮雨龙江上,云影秋鸿马鬣间。
行处莫耽诗景好,群仙相候紫宸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第一联:“陈情有疏叩天关,两地乡心一日还。”
注释:
“陈情”指的是向朝廷陈述自己的忠诚或请求。
“有疏”即有奏章,这里指上奏朝廷。
“叩天关”意味着向天庭或皇帝进谏。
“两地”指的是作者目前所在地(云南)与家乡(四川)相隔两地。
“乡心一日还”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希望有一天能回到故土。
赏析:
此联表达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朝廷的忠诚。
“叩天关”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表达真实情感的决心。
第二联:“京口新阡多碧树,滇南旧业半青山。”
注释:
“京口”指的是今天的江苏镇江市。
“新阡”意为新的坟墓。
“碧树”形容树木的颜色翠绿。
“滇南”指的是现在的云南南部地区。
“旧业”指的是过去从事的行业或事业。
“半青山”描绘了山峦起伏的景象。
赏析:
诗中通过对比两地的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之情。
“多碧树”与“半青山”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两地景色的差异,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第三联:“潮声暮雨龙江上,云影秋鸿马鬣间。”
注释:
“龙江”可能是指长江在云南段的一段,这里特指云南的江流。
“暮雨”指的是傍晚时分的细雨。
“云影”指云雾在天空中的投影。
“秋鸿”即秋天迁徙的鸿雁。
“马鬣间”指马鬃之间的空隙。
赏析:
此联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江面上的潮声、雨中飘渺的云雾以及空中飞翔的候鸟,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
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第四联:“行处莫耽诗景好,群仙相候紫宸班。”
注释:
“行处”指旅途中所见之地。
“耽诗景好”意为沉迷于美好的诗境和景色。
“群仙相候”形容众多仙人都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紫宸班”指的是皇宫中的侍卫行列,这里代指皇帝。
赏析:
诗人以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感受:虽然身处旅途中,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诗歌和美景的热爱;同时,他也期待着有机会能够为皇帝献计献策。
此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整首诗的总结: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仕途生涯的复杂心境。诗人通过“陈情”、“叩天关”、“两地乡心”等关键词,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家乡的思念。而“潮声暮雨”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则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成为了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