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兰无馀芳,燬璧一成尘。
汉法密如网,清波无修鳞。
陈人有妫裔,秀出吴江滨。
曰惟洪武初,奉檄始来闽。
感彼古哲人,结交亦有因。
芝兰既同臭,胶漆情愈亲。
时从登高丘,怀古共酸辛。
栖栖天地间,不得一日春。
浩气久郁结,吐为五色云。
遂使鬼神妒,坐此终殒身。
才高名不扬,道存志不伸。
生为众士怜,死为万鬼邻。
汝母既已老,汝妻乃初嫔。
汝魂归无家,汝子归贳坟。
兄弟既徂远,朋友久且贫。
九原深无穷,彼苍高不闻。
衔哀欲有诉,吞声难具陈。
千龄万祀后,有怀在斯文。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杨基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均为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刈兰无馀芳,燬璧一成尘。”
这句诗的意思是,剪掉了兰花,剩下的只是它的香气;销毁了玉璧,只留下它的痕迹。
注释: 刈(yì):剪掉。 余芳、成尘:指事物的精华部分被去除后留下的残渣。
第二句:“汉法密如网,清波无修鳞。”
这句诗的意思是,汉朝的法律严密如同网一样,清澈的河水中也难找到游动的鱼鳞。
注释: 汉法:指汉朝的法律。 清波:形容水清澈见底。
第三句:“陈人有妫裔,秀出吴江滨。”
这里的“妫”是指古国名陈国的后代,“秀出吴江滨”指的是才华出众、杰出。
注释: 陈人、妫裔:指古代陈国的后人。 秀:才能出众。 吴江滨:指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附近。
第四句:“曰惟洪武初,奉檄始来闽。”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来到福建,是因为在洪武初年接到了朝廷的征召。
注释: 曰:此处为连词,表陈述。 洪武初: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年号,即1368年。
第五句:“感彼古哲人,结交亦有因。”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感慨那些古代的贤能之人,他们交朋友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注释: 感彼、古哲人:指感慨那些贤能的人。
第六句:“芝兰既同臭,胶漆情愈亲。”
这句话的意思是,芝草与兰草都有一种相似的气味,所以它们的友谊更加密切。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亲密。
注释: 芝兰:两种植物,常比喻君子。 同臭:相似的气味。
第七句:“时从登高丘,怀古共酸辛。”
这句诗的意思是,时常登上高高的山丘,怀念历史,心中充满了酸楚和辛酸。
注释: 登高丘:登高远望。 怀古:缅怀历史。
第八句:“栖栖天地间,不得一日春。”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这个世界上忙碌奔波,却无法享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美好。
注释: 栖栖:忙碌奔波的样子。 不得一日春:形容生活困苦,没有享受过春天的美好。
第九句:“浩气久郁结,吐为五色云。”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的志向和抱负长久地压抑在胸中,最终化为五彩祥云冲天而出。
注释: 浩气:宏大的精神和气概。 吐为五色云:指志向和抱负得以实现,化作祥云升天。
第十句:“遂使鬼神妒,坐此终殒身。”
这句诗的意思是,这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使鬼神也为之嫉妒,最终导致我不幸死亡。
注释: 鬼神妒:指鬼神嫉妒他的高尚精神。
第十一句:“才高名不扬,道存志不伸。”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我有很高的才华和名声却没有被人所知,我的志向和追求也没有得到实现。
注释: 才高、名不扬:指虽有才能但名气不大。 道存志不伸:指志向高远但没有实现。
第十二句:“生为众士怜,死为万鬼邻。”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活着时受到众人的怜悯,死后却成为无数鬼魂的邻居。
注释: 生为众士怜:指我生前受到众人的同情和怜悯。 死为万鬼邻:指我死后成为众多鬼怪的邻居。
第十三句:“汝母既已老,汝妻乃初嫔。”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的母亲已经年老,你的妻子还是个处女。
注释: 汝母、汝妻:指你自己和你的母亲、妻子。 既已、乃:都。
第十四句:“汝魂归无家,汝子归贳坟。”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的灵魂无处可归,你的孩子只能回到你的坟墓中。
注释: 汝魂、汝子:指你自己和你的灵魂、孩子。 归:返回或归宿。
第十五句:“兄弟既徂远,朋友久且贫。”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和你的兄弟们都已经远离了我们,我们的老朋友也都变得贫穷了。
注释: 兄弟:这里特指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徂远:离开远方或遥远的地方。
第十六句:“九原深无穷,彼苍高不闻。”
这句诗的意思是,你长眠的土地是那么广阔而深远,那里只有天空和宇宙。
注释: 九原:指墓地或埋葬之地。 彼苍:指天空和宇宙。
第十七句:“衔哀欲有诉,吞声难具陈。”
这句诗的意思是,我内心充满了悲痛和不满,想要倾诉却又难以表达出来。
注释: 衔哀:指内心的悲哀和不满。 欲有诉、吞声难具陈:指内心充满痛苦而又不知如何表达。
第十八句:“千龄万祀后,有怀在斯文。”
这句诗的意思是,经过千年万代之后,我对你的思念仍然存在于这世间的文字之中。
注释: 千龄万祀:指千年万年的时间。 有怀:有怀念之情。 斯文:这里指文字或文学作品。
这首诗是杨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一种感慨和总结。他通过对比自己与古人的成就和遭遇,抒发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