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双白鹤,久在樊笼中。
刷毛向朝日,举翅伤秋风。
虽蒙惠养恩,自比鸡鹜同。
叹息此珍禽,默默伤余衷。
放之烟霞表,饮啄讵见踪。
翩翩双白鹤,久在樊笼中。
刷毛向朝日,举翅伤秋风。
译文:
两只白鹤展翅翱翔,却在牢笼之中。
梳理羽毛面对朝阳,振翅高飞却受秋风摧残。
虽然受到恩惠和饲养,但与鸡鸭无异。
感叹这珍禽的命运,默默哀叹心中的伤痛。
放飞于云霞之上,饮啄之地难以追寻。
注释:
翩翩:形容鸟飞翔时姿态轻盈的样子。
樊笼:关鸟兽的笼子。这里比喻牢笼。
刷毛:指梳理羽毛。
朝日:早晨的太阳,象征自由和希望。
举翅:振翅高飞。
伤秋:秋天到来,万物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这里的“伤秋风”也可能指的是对自由的渴望被现实所束缚的痛苦。
惠养恩:恩惠和养护,指人们为了保护自己而给予动物的保护和照顾。
比:类比,比喻。
鸡鹜(yù):鸡和鸭,泛指家禽。这里用来比喻普通、平庸。
余衷:我的心意或感情。
赏析:
《拟古·其五》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两只美丽的白鹤在牢笼中的悲惨命运,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的开头两句“翩翩双白鹤,久在樊笼中”,描绘了两只白鹤优雅的姿态和它们长久被困在笼子里的情景。这里运用了“翩翩”这一形容词,形容它们的飞翔姿态,而“樊笼”则直接指向了它们被困的地方。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使人深感白鹤的自由和悲苦。
接下来的“刷毛向朝日,举翅伤秋风”,进一步描绘了白鹤在笼子中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刷毛”和“举翅”都是对白鹤动作的细致刻画,而“朝日”和“秋风”则分别代表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残酷。这两种对立的元素相互交织,使白鹤的形象更加立体,也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即使受到恩惠和饲养,白鹤还是与鸡鸭无异。这里的“虽蒙惠养恩”是一种无奈和讽刺的表达,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的看法。同时,“自比鸡鹜同”也表达了诗人对白鹤命运的同情和惋惜。
最后两句“叹息此珍禽,默默伤余衷”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他感叹这只珍贵的白鹤的命运,并默默地为自己的情感所伤。这种表达方式既深情又含蓄,展现了诗人对白鹤命运的深切关注。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自由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