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从此吹箫去,万古高台对水流。
试看旧时明月影,夜深钟鼓五云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的语句来分析概括。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因此要明确每句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凤凰台”是这首诗的标题。首句写凤凰台的地理位置,它建在高峻险固的山崖之上;二句写凤凰台下的景色。诗人用“万古”一词表明了时间的漫长。诗人想象着过去有人在这里吹奏箫管,那声音一直传向天际,回响在高山深谷之间。三、四两句写旧时的明月。月光下,那一轮圆月倒影在水中,好像月亮也随波逐流了。“夜深钟鼓五云秋”,诗人想象着夜晚的钟鼓声和五色云彩,衬托出环境的寂静与凄清。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答案】
【注释】凤凰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箫:《诗经》中的《南风》,相传为舜帝所作。高台:指凤凰台上有一座高大的台子
,台上有石柱擎天,形势非常雄伟。万古:形容年代久远。试看:试着看一下。旧时:过去的岁月。明月影:指月亮的倒影
。夜深:深夜。钟鼓:寺庙里晚上敲钟击鼓以报时辰。五云:五种颜色的云彩,这里借指云雾。赏析:首句点明题意
:“凤”字既指传说中的凤凰,又暗喻作者的抱负及遭遇。“昔人”二字点明了时间:当年有人在此吹箫。“从此”二字表
示了地点:从此,人们只能望其名而不见其形了。一个“去”字,道出了历史的无情。“万古高台”四字,把凤凰台的气势描绘得如
此雄浑,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后二句则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景物描写。“试看”二字,表现了诗人对往昔人事的无限感慨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心中难以平复的心情。前二句的“旧”、“万古”都给人以苍茫之感,而“明月”、“夜深”、“钟鼓”等词则让
人感觉到了幽冷与寂寥。“五云秋”三字更是使人感到了诗人心中的悲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