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公飞锡出人寰,别筑精蓝俯碧湾。
啼鸟不离阶下树,闲云长护槛前山。
灯悬静室观身悟,屐响空林送客还。
借问松醪何日熟,会须乘月到禅关。

诗句解析

1 远公飞锡出人寰 - 注释:此处“远公”指慧远禅师,他是东晋时期的高僧。“飞锡”是佛教中的一种仪式,意指将锡杖抛向天空后落回原处,象征超脱世俗。“人寰”指的是人间世界。整句诗描绘了慧远禅师在人间世界的活动,象征着他对尘世的超越和超脱。

  1. 别筑精蓝俯碧湾 - 注释:“精蓝”在这里是指寺院或修行场所。”碧湾”可能是指一个美丽的海湾或是寺院周围的环境。整句诗描述的是慧远禅师在建造或重建了一座寺院,这座寺院可以俯瞰到美丽的海湾景色。

  2. 啼鸟不离阶下树 - 注释:这句诗中的“啼鸟”,可能指寺内的鸟儿。“不离阶下树”表示这些鸟儿总是停留在寺院阶梯下的树上,可能是为了觅食或栖息。

  3. 闲云长护槛前山 - 注释:“闲云”可能指庭院中的云,或者是从远处飘来的云。“栏杆前山”指的是寺庙前的山峦。整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寺院周围的山峦被悠闲的云朵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4. 灯悬静室观身悟 - 注释:“灯悬”可能指的是悬挂着的灯具,也可能是形容夜晚的灯火通明。“静室”是指安静的房间或房间内的环境。“观身悟”可能是指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来理解生命的意义。

  5. 屐响空林送客还 - 注释:“屐”是一种木制鞋,这里可能指的是僧人行走时所穿的鞋子。“空林”可能指的是空旷的树林,也可能指代一种孤独、寂静的氛围。整句诗描述了僧人在空林中送走客人的场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态度。

  6. 借问松醪何日熟 - 注释:“松醪”可能指的是用松树酿造的酒。“何日熟”表示何时能够酿好这种酒。整句诗询问的是制作这种酒需要多长时间,暗示着对修行过程的期待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7. 会须乘月到禅关 - 注释:“会须”意味着必须,“乘月”指的是利用月光,“禅关”可能指的是修行者到达某个地方的关卡或目的地。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决心前往修行地的决心和对未来修行成功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慧远禅师的描写和对其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修行的意境。诗中通过描绘山水、鸟儿、云彩等自然元素,以及静室观身悟、送客还等行为,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整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和修行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