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
潭影漾秋白,枫林鸣晚红。
涧空啼鸟寂,地僻野泉通。
欲辩来时路,苍茫翠霭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秋日登石壁精舍 (首联)
携琴向何处,因访梵王宫。
潭影漾秋白,枫林鸣晚红。
涧空啼鸟寂,地僻野泉通。
欲辩来时路,苍茫翠霭中。

译文:
带着琴去什么地方呢?于是去拜访梵王宫。
山中的潭水映着秋天的阳光,显得清澈透明,仿佛一片秋白。
枫树林在傍晚时分发出红色的光,如同晚霞一样美丽。
山谷里只有鸟儿的叫声,显得寂静无声。
山野里的泉水流过,声音清晰可闻。
想要寻找回去的路,但四周都是茫茫的翠绿烟雾,看不清方向。

注释:

  • 携琴:携带着琴。
  • 因访梵王宫:所以去拜访梵王宫。梵王宫可能是一种宗教信仰场所或者某种特定的建筑名称。
  • 潭影漾秋白:潭水的倒影在秋天的阳光照射下显得像白色的水面。
  • 枫林鸣晚红:傍晚时分,枫树林中的枫叶发出红色光芒,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 涧空啼鸟寂:山谷中没有其他的声音,只有鸟儿的叫声显得十分寂静。
  • 地僻野泉通:山野里的泉水从山谷中流淌出来,声音清晰可闻。
  • 欲辩来时路:想要辨认出回家的道路。
  • 苍茫翠霭中:周围都是茫茫的翠绿色的烟雾,看不清方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景图。诗人以“携琴向何处”开头,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向往;随后,他来到梵王宫,感受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圣。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潭水的清澈、枫树的颜色以及山谷中鸟儿的叫声,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面。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找到回家之路的心情,但四周的景色使他感到迷茫,无法辨认方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思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