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剪云鬟为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
同心待死芳洲上,霜月寥寥夜到门。
注释:张公送给方洲二姬的两朵花,她们都戴着发饰,梳着云鬓。她们在镜台前洗头时,花盆中落花纷飞。她们同心等待死期,芳洲之上。月色清冷,夜晚降临,她们来到门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描述了方洲二姬收到花后的美丽形象和她们的坚贞情感。诗中使用了“双节”等词汇,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交剪云鬟为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
同心待死芳洲上,霜月寥寥夜到门。
注释:张公送给方洲二姬的两朵花,她们都戴着发饰,梳着云鬓。她们在镜台前洗头时,花盆中落花纷飞。她们同心等待死期,芳洲之上。月色清冷,夜晚降临,她们来到门前。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描述了方洲二姬收到花后的美丽形象和她们的坚贞情感。诗中使用了“双节”等词汇,表达了对她们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灯影西堂里,三年病惠休。 译文:在西堂里灯光映照下的影子,我三年未曾痊愈。 赏析:此句开篇即点明了地点和时间背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通过使用“灯影”和“西堂”,诗人表达了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心境。这里的“三年”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在此地的长时间停留和内心的苦楚。 第二句:空山闻夜雨,独客抱春愁。 译文:在空旷的山间,我听到夜晚的雨声
【解析】 本首诗是诗人在怀瑞石山人处时所作。首句“数日西岩雨”,“数日”,指时间长久,暗示了诗人久客不归之苦;“西岩雨”,点出山中气候,渲染出一种凄凉、冷寂的氛围,为后文写景抒情作铺垫;次句“开门黄叶生”,“开门”是动作描写,“黄叶生”是视觉描写,营造了一种萧索凄凉的气氛;第三句“空林见虎迹”,以“空林见虎迹”来衬托环境的荒凉,也表现了作者的孤凄与悲凉之情;第四句“落日断人行”,用夕阳斜照
山中怀萝石翁 老怀常耿耿,岁暮一行书。 寒日孤城短,山堂独夜虚。 病多忧到骨,吟苦泪盈裾。 只恐梅花笑,相逢齿发疏。 注释: 1. 山中怀萝石翁: 这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诗人在山中思念着友人萝石翁的心情。 2. 老怀常耿耿: 意为年老的情怀常常难以平静。 3. 岁暮一行书: 一年将尽时才收到一封书信。 4. 寒日孤城短: 寒冷的天气里,孤独的城墙显得更加狭窄。 5. 山堂独夜虚:
【注释】 日暮:傍晚时分,天色将晚。 川原:指河流、田野等自然风光。生暮烟:黄昏时分,暮烟四起。 远林:远处的树林。归倦鸟:归来的疲倦的老鸟。抱:紧抱着。寒蝉:秋天的虫,这里指秋蝉。 野岸:野外的河岸。渔罾(zēnɡ):捕鱼用的竹器或木栅。秋风:指秋天的风。戍垒(lěi):边塞上的堡垒。 故人:老朋友。念:思念。定有尺书传:必定有书信传来。 【赏析】 此诗描写了日暮时分,诗人在西阁眺望远方的景象
诗句:早起饭牛犊,落花春水浑。雨中青箬笠,溪上白云村。食力古莘野,全生今鹿门。不知城府外,何处有桃源 注释与译文: - 早起饭牛犊:天刚亮就起来喂养耕牛。 - 落花春水浑:落花满地春水混浊不清。 - 雨中青箬笠:头戴青箬笠在雨中行走。 - 溪上白云村:村庄位于溪流之上,云雾缭绕。 - 食力古莘野:辛勤耕种于古老的田园之间。 - 全生今鹿门:现在过着隐居的生活,像山林中的鹿一样自由。 -
【注释】 泛舟至桐口:泛舟:乘船。桐口: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北。路转青村合:路:指山路;合:会合;路转:路转曲折;青村:地名;青、村均为名词作状语用;合:会合。山连赤岸斜:山:指山崖;赤岸:赤色的河岸。赤岸:赤色。斜:倾斜。夕阳飞燕子:夕阳:夕阳西下;飞:飞翔;燕子:候鸟,常在黄昏时从南方飞回北方。茅屋落桐花:茅屋:草屋;落桐花:落满桐花的茅屋。晚墅闻孤笛:别墅:住宅;闻:听见;孤笛:独奏的笛声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收到四兄弟去世消息后,因悲伤过度而无法打开书信,听到落叶声和秋风也感到害怕的心情。同时,他也为四兄弟的离世和家庭的困境而深感悲痛。 译文: 寓杭得四兄讣(收到四兄弟去世的消息) 来书开不得(打开来信时心情沉重,无法开心) 落叶听还惊(落叶的声音让我感到害怕) 病眼天涯泪(我的眼睛因为悲伤而变得模糊,泪水如雨下) 寒门岁暮情(我为家中贫困而感到忧虑) 朔风吹断雁(北风呼啸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消息真传愁暮春” - 注释:这里的“消息”指代的是关于战事的消息。"愁暮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但因战事而充满忧愁。 - 赏析:诗人用春天来比喻战乱带来的荒凉和哀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和平年代的向往。 2. “行营旧国动星辰” - 注释:这句中的“行营”通常指军事行动的临时营地,而“动星辰”形容其影响之深远和广泛。 - 赏析
【诗句释义】 晓长老挽词:这是一首悼念晓长老的挽诗。晓,即晓师,名不详,是唐代著名僧人。 西池花谢见莲成:西池,即昆明池,位于长安城西,是唐代帝王游宴之所,也是当时文人雅集之地。 短世逢人问死生:短世界,指短暂的一生。 白发卧云真是病:白发,表示年老体衰;卧云,形容人隐居山林;真是病,表示人生短暂,如同云烟一般飘忽不定。 青山埋骨始完名:埋骨,指人死后被埋葬;完名,表示完成一生的名声。
南山别墅 了心但书卷,梦不混区寰。 睡起偶得句,开门时见山。 小渠春溜急,断雨落花闲。 日暮闻吹笛,樵人隔浦还。 注释:了我所有的心思就是读书,睡觉的时候也不做梦,梦见自己和世间万物融为一体。 我一觉醒来,偶然吟出一句诗,打开房门,看见远处的青山。 我家的小渠里水流得很快,春天雨水打湿了花瓣,显得有些悠闲自在。 傍晚的时候听到了有人吹笛子的声音,原来是附近的樵夫从河边回家了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 ,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涵”“碧”等字的写法。 【答案】 译文: 两岸青山半衔日,洞庭湖水映碧天。 东风正吹桃花信,湖面归渔网做帆
《双节方洲张公二姬》是明朝诗人雪江秀公的作品,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注释和赏析: ``` 缟素沈沈抱所天,死心已在剪刀前。 主家楼上孤灯泪,同洒秋风四十年。 ``` 诗句解析与译文: - 缟素沈沈:白色的丧服,沉静而庄重地包裹着逝者的灵魂。 - 抱所天:抱着自己的灵魂。这里指张公的灵魂被裹进了丧服之中。 - 死心已在剪刀前:已经决定死亡的心绪,像是在准备即将到来的终结之前。 - 主家楼上
【注释】江村:指作者的家乡。史:这里泛指画作。次:排列,次序。客:客人。山瓶:即“山瓢”,一种陶制的酒器。踏月沽:乘着月光去沽酒。犹记:记得。春社:古代乡村中每年二月、八月两度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人们会到田间祭神,称为“社”。骑牛自写醉归图:骑着一头牛回家,自己画了一幅醉酒归来图。 【赏析】《江村为俞隐君画史》一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江村里相聚的情景。诗人首先描写了江村的景色
过孙山人故居 其二 歌残桂树小山空,野鹤孤栖自一丛。 万里中原归不得,空馀长剑卧秋风。 注释与赏析 1. 歌残桂树小山空:歌声渐落,桂花已凋,小山显得空旷寂寥。 2. 野鹤孤栖自一丛:孤独的野鹤栖息在稀疏的树林中,形象生动。 3. 万里中原归不得:无法回到遥远的中原(指故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4. 空馀长剑卧秋风:只留下一把长剑,静静躺在秋风中,象征着诗人的孤独和遗世独立。
【注释】 垂老犹疑宝掌翁 :垂老,垂老的年岁;疑,怀疑;宝掌翁,即指和尚。 一龛枯坐万山中 :龛,小佛龛;一龛,一个佛龛。 闭门不管春来去 :春,春天;来,来到;去,离开。 芳草满阶栖落红 :芳草,长在台阶上的野草;栖落红,落了花。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烟霞寺一位百岁的老僧。诗中通过描写老僧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表现老僧的清高和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也反映出人们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碧空先辈挽诗 独听钟声坐夜阑,袈裟何处问丰干。 浮云忽灭心灯在,一树梅花月影寒。 注释: 碧空先辈挽诗:碧空,天空,这里指代诗的作者(即“先辈”);挽诗,哀悼死者所写的诗文;独听钟声坐夜阑:独自一人静坐在夜晚时分聆听钟声;袈裟何处问丰干:询问哪里能找到僧人丰干的袈裟;浮云忽灭心灯在:突然之间,浮云消散,心中的灯亮了起来;一树梅花月影寒:一枝梅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 译文: 独自聆听着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