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住南峰下,四檐松竹青。
月常陪入定,猿或听谈经。
池近凉生榻,山高影落庭。
故人在何处,诗酒醉兰亭。

【解析】

此诗为怀人而作。诗人隐居在南高峰下的一座庵里,他常常到山中来与友人相会,一起吟咏诗歌。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一次与朋友聚会时所作。首句“庵住南峰下”,交代了地点。第二句“四檐松竹青”,写景,表现了诗人对山林的热爱和向往。第三句“月常陪入定”,写诗人在清幽的山林中与朋友夜谈,月亮陪伴着他们进入一种恬静的境界。第四句“猿或听谈经”,写猿猴也喜欢与诗人谈话听经,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池近凉生榻,山高影落庭”,写诗人夜晚躺在清凉的床上,仰望高耸入云的山峰,想象朋友就在那里,不禁感到惆怅。最后以“故人在何处,诗酒醉兰亭”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答案】

寓南高峰怀友

庵住南峰下,四檐松竹青。

月常陪入定,猿或听谈经。

池近凉生榻,山高影落庭。

故人在何处?诗酒醉兰亭。(注释:寓居在南高峰下;四周屋宇都是苍翠茂密的松树和竹子;月亮经常陪着诗人进入打坐修炼的状态;有时猿猴也会来聆听僧人念诵佛经的声音;池边非常凉爽,足以让人安眠;山势高远,可以看见它的倒影映入庭院)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诗人居住的南高峰是有名的风景胜地,诗人在这里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十分惬意。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某种原因,诗人不得不离开南高峰,离开了他的朋友。于是诗人不禁怀念起朋友来,便写下这首《寄南高峰怀友》。

首联写自己住在南高峰下,四周都是青翠的松竹,十分幽静。颔联说月亮经常陪伴着我打坐修炼,有时还会听到山上传来猿猴的啼叫。颈联说靠近池塘的地方很凉,足以让人安眠,远处山峦很高,可以望见它的影子映入庭院。尾联说朋友究竟在哪里呢?我只有借喝酒和吟诗来表达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