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去且住,长帆尚残曛。
揽衣盻徘徊,澄抱谢嚣纷。
微风吹白波,落日生红云。
悠然望故都,况乃怀明君。
断霞递飞鸿,寒光乱沧雯。
慷慨激危歌,馀响生氛氲。
白首犹束书,青萍空绿文。
新月满东楼,孤音谁为闻。
赏析:
登沧瀛楼是一首充满豪迈与深情的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国家的忧虑。
- 第一句“扁舟去且住,长帆尚残曛。”
- 扁舟:指小船。
- 去且住:意即离开又停留,形容行止不定。
- 残曛:黄昏时天空残留的余晖。
- 注释:“夕阳下,扁舟在波涛中摇摆前行。”
- 【译文】:我乘着小舟离开了,却又停下了,因为长帆还留有黄昏时留下的余晖。
-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在日暮时分的船行场景,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既有离别的不舍,也有停留的留恋。这种心理反映了诗人复杂的情绪和内心的矛盾。
- 第二句“揽衣盻徘徊,澄抱谢嚣纷。”
- 揽衣:整理衣服。
- 盻徊:目光徘徊。
- 澄抱:澄清的心态。
- 注释:“整理好衣服,目光徘徊在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纷扰世界的淡泊之情。”
- 【译文】:我整理好衣服,目光徘徊在远方,心中充满了对纷扰世界的淡泊之情。
- 【赏析】:这句诗表现了诗人面对纷杂世界时的超然和宁静态度,表达了他追求内心清净的愿望。
- 第三句“微风吹白波,落日生红云。”
- 微风:轻柔的空气。
- 白波:水面上的波浪。
- 落日生红云:夕阳映照出美丽的红色云彩。
- 注释:“微风吹拂,白色的波浪轻轻泛起,而夕阳映照出一片美丽的红云。”
- 【译文】:微风吹拂,白色的波浪轻轻泛起,而夕阳映照出一片美丽的红云。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宁静的画面,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未来的到来。
- 第四句“悠然望故都,况乃怀明君。”
- 悠然:闲适的样子。
- 故都:过去的都城。
- 明君:英明的君主。
- 注释:“我悠闲地望向故都的方向,更加思念那位英明的君主。”
- 【译文】:我悠闲地望向故都的方向,更加思念那位英明的君主。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君主的感激之情,展现了其忠诚与敬仰之心。
- **第五句“断霞递飞鸿,寒光乱沧雯。”“断霞”与“沧雯”均为晚霞和云彩的意象。
- 断霞:断断续续的晚霞。
- 寒光:寒冷的光芒。
- 注释:“晚霞与飞雁相映成趣,寒冷的光芒在空中交织。”
- 【译文】:晚霞与飞雁相互映衬,寒冷的光芒在空中交织。
- 【赏析】: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壮美而孤寂的氛围。
- 第六句“慷慨激危歌,馀响生氛氲。”
- 慷慨:豪迈激昂。
- 危歌:激昂高歌。
- 馀响:歌声未尽的回响。
- 注释:“豪情满怀,激昂高歌,余音袅袅,弥漫四周。”
- 【译文】:豪情满怀,激昂高歌,余音袅袅,弥漫四周。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激昂的情感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第七至第十一句为一系列对景物的描述和感慨,每句都包含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环境的感受。
- 第七句“白首犹束书,青萍空绿文。”
- 白首:晚年头发变白。
- 束书:整理书籍。
- 青萍:青绿色的浮萍。
- 注释:“白发苍苍,仍孜孜不倦地读书。”
- 【译文】:头发已经斑白了,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学问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年华流逝的无奈。
第八句“新月满东楼,孤音谁为闻。”
- 新月:明亮的圆月。
- 东楼:位于东部的楼阁。
- 注释:“新月洒满东方的楼阁,是谁在听我独自吟咏?”
- 【译文】:新月照亮了东方的楼阁,是谁在听我独自吟咏?
- 【赏析】:这句诗以新月作为背景,营造出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同时引发了诗人对孤独与聆听的感慨。
这首诗不仅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其文学修养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