骅骝与款段,赋形岂殊理。
临风扬玉鞭,望影不能止。
流电灭前光,疾风生后趾。
霜花碎碧蹄,削竹立双耳。
不辞血汗力,肯受鞭策耻。
嗟尔渥洼儿,感泣孙阳子。
驰骋风尘间,报效在知己。
安得横四海,与尔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着诗句中关键字词和意象进行具体的分析。

“嘉靖乙巳冬自京师取长骑抵淮徐初得驽足勤策不进既三日再得名驹引鞭而去”是第一联,交代了诗人在冬天从京城骑马到淮徐,初得驽马而勤奋训练,但三天后得到一良马,并带它离开。此联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理想的精神。

“骅骝与款段,赋形岂殊理。”是第二联,骏马与騧马相比,虽然都是马,却有不同之处,这是作者的观点。

“临风扬玉鞭,望影不能止。流电灭前光,疾风生后趾。”是第三联、第四联,描写了骏马奔驰的场景。

“霜花碎碧蹄,削竹立双耳。”是第五联,写马的外形特点。

最后一联“嗟尔渥洼儿,感泣孙阳子。驰骋风尘间,报效在知己。”是尾联,写诗人希望这匹马能够驰骋在广阔的风尘之中,为知己所用。

“安得横四海,与尔日千里。”是尾联,希望这匹马能够驰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日行千里。

【答案】

译文:

嘉靖乙巳年冬天从京师取长骑到达淮徐,初次得到了劣马而勤奋训练,但三天后得到一良马,并带它离开。骏马与騧马相比,虽然都是马,却有不同之处。骏马临风扬鞭,扬起的飞尘遮住了它的前身;迅疾如流星般的骏马,却能驱赶疾风。马蹄上溅起的雪屑如霜花,像碧玉一样晶莹透亮,削竹制成的马耳高耸入云,好像一对对翅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咏物寄寓自己志向远大的抱负,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自己从京师到淮徐的经历,接着写自己对马的喜爱,最后抒发了诗人渴望驰骋江湖、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