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
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
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
恐有文字藏,中夜飞白虹。
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
我亦有书癖,五经老未通。
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赏析”。然后,根据各项的提示或要求,结合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其运用的艺术手法以及该手法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等。
“读书堆”是全诗的总起句。诗人由眼前的景物引发联想,想到了自己曾经读书的地方。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突兀空王宫”,形容亭林湖中的亭林山巍峨耸峙,如同一座座空荡荡的宫殿,突出了亭林山雄伟险峻的特点。
“当时读书处,鸟雀呼秋风。”诗人想到自己曾在亭林山读书,便有鸟雀在树林间欢叫着,好像在欢迎他归来一样。这里的鸟儿仿佛成了知音,可见亭林山的幽静之美。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诗人放眼望去,前方有两座金山,它们仿佛在波涛中起舞,给人以美的感受。
“眷兹一篑力,克配千仞崇。”诗人想到自己的学问还不够深厚,与高高的亭林山相比还显得微不足道。这里表达了诗人谦虚自谦的态度。
“恐有文字藏,中夜飞白虹。”诗人担心自己的学问还不足以与亭林山相媲美,所以夜里常常梦见自己化作一条白虹飞向亭林山。
“荒哉梦中语,且复诳儿童。”“荒哉”,即荒唐啊的意思,形容诗人的学问很浅薄。“且复诳儿童”指诗人欺骗儿童说自己是神仙。
“我亦有书癖,五经老未通。”诗人也有着读书的爱好,但是对《五经》的研究却不够深入,没有达到精通的程度。
“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作两希冯”,指的是杜甫晚年在夔州时,建草堂于屋后山坡上,与世隔绝,潜心著述,终于写成了著名的《诸杜集》。“两希冯”是指杜甫在草堂中专心写作,最终写出了千古流传的佳作。
【答案】
示例:
读书堆
泊舟亭林湖,突兀空王宫。(总领下文)
突兀的亭林山,宛如一座座宫殿。
当年读书处,鸟雀欢歌。
前瞻两金山,抃舞波涛中。(描写景色)
瞻望远处的金山,仿佛在波涛中起舞。
我亦书癖深,但五经不精。(抒发情感)
我也有读书的习惯,但是对于《五经》,我还不是很精通。
草堂可遂结,当作两希冯。(表达愿望)
如果我能够终老在草堂之中,我一定会写出《两唐书》,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