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本吾师,辅世游齐梁。
谈辞霏玉屑,旷荡仁义场。
一言已有馀,千言犹未央。
借问此何为,杨墨充四方。
邪说塞皇猷,诐行成梯航。
禽兽食人肉,世道两以丧。
君子心不忍,齿舌流否臧。
为道立赤帜,照灼日月光。
是非以析然,邪伪安所藏。
多言鬼所嫉,无言安能详。
译文:
孟轲本是我师傅,辅助世道游历齐梁。
言辞华丽如玉屑,广阔天地谈仁义。
一句话已足够,千言万语仍不够。
请问这是什么用意?杨朱、墨翟充四方。
邪恶学说堵塞皇道,偏邪之行成就船只。
野兽吞食人肉,世间风气两丧丧。
君子心不忍,言语流芳或污秽。
为道立红色旗帜,光明照耀日月光。
是非分明清晰可见,邪伪无处藏身。
多言者鬼所嫉恨,少言者如何能详明?
注释:
- 孟轲:孟子,儒家学派的著名人物,孔子的弟子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 吾师:我的老师。
- 辅世:辅佐世道,即辅佐当朝的政治局势。
- 游齐梁:周游于齐国和梁国等地,指游历各国宣扬儒家思想。
- 谈辞:言论。
- 霏(fēi)玉屑:形容言辞华丽,就像飘落的雪花般晶莹剔透。
- 旷荡:开阔广大。
- 一言:一句,一语。
- 馀:多余。
- 千言:指很多话,许多话。
- 邪说:不正之言。
- 杨墨:指杨朱和墨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主张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被认为是道家的代表人物。
- 充:充满。
- 皇猷:帝王的谋略和计划。
- 齿舌:口才,言辞。
- 否臧:好的或不好的。此处指好坏。
- 立:建立。
- 赤帜:红色的旗帜,这里比喻为真理或正确的言论。
- 照灼:明亮照耀。
- 否:错误。
- 详:详尽地描述。
赏析:
《咏怀三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集,此诗为其中的第二十八首。全诗通过对比古代的孟轲和现代的杨墨,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担忧。孟轲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致力于辅佐世道,而杨墨则被视为邪说的代表,其言行充满了负面的影响。诗中通过描绘孟轲的形象,强调了儒家思想的积极意义,而对杨墨的行为则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和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诗中的关键词“邪说”、“杨墨”等,都体现了诗人对道德沦丧、思想混乱现象的强烈反感。此外,诗中还通过对“一言”与“千言”的比较,突显出言论的力量和影响力。
在艺术手法上,杜甫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此首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卓越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