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卧江东已十年,重听笳鼓泛楼船。
春潮声细江流稳,夜雨痕多柳色鲜。
佛寺午钟惊鹤起,神州远岫见龙缠。
雄图王气俱堪赋,酾酒临风思渺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渡江二首》中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诗人在渡江时的景象,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面我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一、【注释】
- 江东:指作者家乡所在地浙江。
- 笳鼓:古代军中乐器,此处泛指军队。
- 楼船:大型船只,用于战斗或航行。
- 春潮声细:春天的江潮声细如丝,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夜雨痕多:夜晚的雨打在江面上,留下的痕迹较多,给人以生动的感觉。
- 神州:指中国,这里指代整个国家。
- 远岫见龙缠:远山上的云雾中出现了一条龙,象征着国家的强盛和繁荣。
- 雄图王气俱堪赋:雄伟的图景和王者之气都值得用诗歌来描绘。
- 酾酒临风思渺然:提着酒壶站在风中,思绪万千,难以言表。
二、【译文】
在江东躺卧十年已经过去,重听战鼓和笳声,乘坐楼船渡过长江。
春天江潮声细细,江流平稳;夜晚雨点落在江面上的痕迹很多,柳树的颜色更加鲜亮。
中午寺庙的钟声惊起了鹤群,远处山脉上隐约可见一条龙盘旋。
壮丽的图景和王者之气都是可以写进诗歌的,斟上美酒对着江风,思绪却飘渺无边。
三、【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渡江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的“佛寺午钟”、“远岫见龙”等意象,都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底蕴。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传达出他对于和平、稳定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