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矫封侯客,能为笔砚羁。
清狂非幼志,浩啸激幽思。
下里听群和,高山叹独知。
久惭韩邓笑,咄咄自惊疑。
【注释】
矫矫:刚直的样子。封侯客:有功名的客人。笔砚羁:被文思牵绊。清狂:不拘小节,放旷豪迈。幼志:少年时候的志向。浩啸:长叹。高山:指高耸入云的山峰,也比喻峻峭的山势。下里:村野,这里指乡间。群和:众人和声。高山叹独知:独自感叹,指独自吟诗作赋。久惭韩邓笑:长久地感到惭愧,因为自己与汉代名将韩信、彭越相比,相差甚远。咄咄自惊疑:因自己的才学不如他人而感到惊讶和疑惑。
【译文】
我是一位有功名的客人,常常为文思所困,不能自由自在;我的性格放旷豪迈,不拘于世俗礼法,喜欢在高山上长啸,抒发我的幽深思虑;我在乡间听到大家的咏唱和声,而在高山之巅则只能独自一人发出长叹;我常为不能与韩、彭一样而感到羞愧,有时甚至会因此而震惊和迷惑不解。
【赏析】
此诗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诗人以自我评说的方式,抒发了自己一生坎坷不平的经历。
一、二句“矫矫封侯客,能为笔砚羁”,诗人把自己比作有功名的客人,说自己能被文思牵绊,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自由自在。这两句是说诗人虽身在长安,但心仍向往着田园生活,他渴望摆脱束缚,过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
三、四句“清狂非幼志,浩啸激幽思”,诗人说他的性格放旷豪迈,不拘于世俗礼法,喜欢在高山上长啸,抒发他的幽深思想。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五、六句“下里听群和,高山叹独知”,诗人在乡间听到大家的咏唱和声,而在高山之巅则只能独自一人发出长叹。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寂寞感。
七、八句“久惭韩邓笑,咄咄自惊疑”,诗人常常因自己的才华不及韩、彭二人而感到羞愧,有时甚至因此而震惊和迷惑不解。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能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卑感。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经历的评价和感受。全诗语言流畅自然,感情真挚深沉,富有个性特色,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