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节过魏郡,三年气色多。
清光如满月,耿耿照漳河。
马瘦征人剧,门闲隐者过。
将归报明主,行矣莫蹉跎。
【注释】魏郡:今河南省临漳县。将归报明主:即将回到朝廷去报告皇上。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送友人王东华赴魏郡任考绩使时写的。魏郡,即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考绩使,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官,由中央派往各州府考察官吏是否称职。诗中“将归”指王东华即将回到朝廷去汇报工作。“莫蹉跎”是嘱咐友人不要虚度光阴。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表达了自己要为国尽忠的豪情壮志。
持节过魏郡,三年气色多。
清光如满月,耿耿照漳河。
马瘦征人剧,门闲隐者过。
将归报明主,行矣莫蹉跎。
【注释】魏郡:今河南省临漳县。将归报明主:即将回到朝廷去报告皇上。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送友人王东华赴魏郡任考绩使时写的。魏郡,即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考绩使,考核地方官吏政绩的官,由中央派往各州府考察官吏是否称职。诗中“将归”指王东华即将回到朝廷去汇报工作。“莫蹉跎”是嘱咐友人不要虚度光阴。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表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也表达了自己要为国尽忠的豪情壮志。
【注释】 清人:清正廉洁的人。居水曲:居于水边的弯曲之处,比喻僻静的地方。明德象分流:指道德如水流,清澈明净,流向四方,比喻道德光明、纯洁。多岐路:岔路很多,比喻人生道路复杂曲折。耿洁:耿直廉洁。殷忧:深沉的忧虑。凛秋:寒风萧瑟,形容秋冷凄清的气氛。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联写“清人”之居,后两联抒“同吴膳部诸公会集草堂得周字”之志,意境开阔,情思高远。 首联:“清人居水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熟悉掌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手法特点等,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具体解题。本诗是杜甫的《园亭》,全篇四句,每句七个字,押平声韵,音调和谐。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拟人,末联抒情。“所嗟”“所叹”都指“人生”。 (1)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在孙子长草堂中,我得到了一个字“园”。孙子长草堂在河南登封县,是杜甫流寓时居住和读书的地方
【注释】 1. 侠客:指仗剑行侠仗义的游侠儿。 2. 从来:自始至终,从古至今。 3. 宝剑不曾离(liú):意即“剑随身在”或“剑不离开身”。 4. 报所知:报答知遇之恩。 5. 风流:指豪迈洒脱。 6. 斗酒:一斗酒,容量为四升左右,是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 7. 折花枝:折断树枝。 8. 燕云:指代北方的边境地区。 9. 平生:一生;整个生涯。 【赏析】 李白《侠客行》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过谢四溟山房得香字 佳处景难忘,相逢再举觞。 鸟疑曾识面,花已惯闻香。 送目烟霞外,论心翰墨场。 但教欢赏洽,随地有沧浪。 注释: 1. 佳处:美好的地方或景色。 2. 难忘:难以忘怀。 3. 举觞:举起酒杯。 4. 鸟疑:似乎鸟儿也认识。 5. 已惯:已经习惯了。 6. 烟霞:指山水风景。 7. 论心:谈心、交流思想。 8. 沧浪:指广阔的湖面,这里比喻广阔的心胸。 赏析:
同冯比部集贤膳部草堂得心字 兰馆樽初集,金门漏欲沉。 清风七子赋,明月二难心。 注释:兰馆是古代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这里指聚会的场所。樽,酒杯。金门,宫殿的正门,此处借指皇宫。清风七子,可能是指与诗作有关的人或事。明月二难心,明月难以形容心中的情意。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宴会上即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宴会的场景和氛围;颔联写宴会的内容和心情;颈联写宴会的欢乐和感慨之情;尾联写宴会结束后的感受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自将棋作世,谁为世如棋。” - 解释与翻译: 我亲自将围棋作为世界,谁能比得上我下棋的技巧? - 注释: “将棋”是围棋的别称。这里的“世”指整个世界。表达了诗人对围棋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 赏析: 此句反映了诗人对围棋技艺的极高评价和自我陶醉的情感。他认为自己通过围棋达到了与世界对话的高度,这种表达体现了诗人对于艺术形式的独到见解和情感投入。 2. “日月枰中转
秉烛过逢偶,乘闲引兴多。 注释:手持蜡烛走过遇见的偶然之人,趁着空闲时间兴起了更多的情感。 译文:手持蜡烛走过遇见的偶然之人,趁着空闲时间兴起了更多的情感。 笛中传岸柳,香外泛池荷。 注释:笛声中传来岸边垂柳的声音,香气之外泛着水面荷花的香气。 译文:笛声中传来岸边垂柳的声音,香气之外泛着水面荷花的香气。 道合簪偏聚,时清酒易酡。 注释: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时世清明酒容易使人醉。 译文
【注释】 月出东方天,月照关山地。明月照西关,月出东关地。 愁闻蟾兔满,愁见月亮圆。偏是月光明,偏使月亮亮。 玉露含光重,金风带影低。玉露重如油,金风低如丝。 讵令秋气爽,翻使戍心迷。岂让秋气凉,却使战士迷。 赏析: 这是一首写边塞夜景的诗作。诗中写了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关山,而自己却远离故乡,在戍守边疆。诗人用“愁”字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战争频繁,士兵生活艰苦的现实
【注释】 1. 从军行: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 2. 游侠(hù):原指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门下以勇义著称的士人。泛指有武略智谋的人。 3. 七宝:七种宝物,这里指七把宝剑。 4. 三年:一作“三载”。 5. 造:制造,制作。 6. 沉海日:沉没入海中的战士。沉海指牺牲。 7. 走马逐边风:骑马驰骋在边地。 8. 明主:贤明的君主。 9. 谁论(nú)万里功?谁去议论那万里之外的功劳。
注释: 1. 迁客滞边州:贬谪的官吏被滞留在边疆。 2. 回经万里秋:经过漫长的旅途,已经度过了一年。 3. 感时频仗剑:感叹时光飞逝,频频拔剑自伤。 4. 望远欲登楼:望着远方的风景,心情难以平静。 5. 露下芙蓉湿:露珠打湿了荷花。 6. 风生桂子浮:风吹过桂花树,花瓣飘落在水中。 7. 淮王池馆近:淮王的宫殿和园林离这里很近。 8. 何日幸同游:什么时候能有幸与他一起游玩呢? 赏析:
诗句释义如下: 行李河桥发,清宵一剑悬。 铃声传大道,盖影入长川。 名重曾夸凤,官清不异仙。 谁能持节钺,匹马去朝天。 这首诗描绘了王东华明府即将赴任的场景。从第一句“行李河桥发”可以想象王东华明府的离别情景,以及他准备出行的情景。第二句“清宵一剑悬”形容他在深夜时分,手持宝剑,准备出发。第三句“铃声传大道”,则可能暗示王东华即将踏上征途,前往重要的政务或使命之地。第四句“盖影入长川”
诗句:符篆青春发,公庭白日开。自能轻巧宦,何恨乏良媒。行李书三箧,壶餐水一杯。徒闻薄杨震,无复夜金来。 译文 在春天的阳光下,符篆如同青春般焕发着生机;在明亮的官厅中,阳光照耀,如白昼一般光明磊落。自己能够轻松地处理各种事务,没有什么是遗憾的;缺少的是优秀的助手,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工作。携带的书箱有三四个,用来装载公务的文件;一壶水,一口简单的饭,就是我的午餐。虽然听说过古代名臣如杨震的故事
千里流恩泽,应同漳水回。 那逢持钺使,偏是牧人才。令发阳春布,冤清澍雨来。悬知捧明月,从此照燕台。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表达了诗人对王东华明府考绩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千里流恩泽,应同漳水回"形象地描绘了恩泽如漳水般广泛传播;"那逢持钺使,偏是牧人才"则揭示了持钺使的特殊使命和对人才的重视。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 奉酬王东华使君:我酬答王东华的诗。东华,指皇帝。使君,古代尊称刺史、县令,此指诗人的朋友或熟人。 春夜:春天夜晚。 抱琴弄:抱着琴弹奏。 独高:意即“自高”。 心曲转:内心的情感在琴声中得以抒发。 指中劳:手指因弹奏而劳累。 朱旆:红色的旌旗。 低回看宝刀:形容挥舞着宝刀的样子。 驰道路:奔驰在道路上。 同袍:指战友。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全诗写送别的深情。首章点明题旨
【注释】 不觉:不知不觉中。袁定山仪曹:指袁定山,这里指作者的朋友。袁定山曾在江西为县令,后升任礼部主事,因得罪权贵而辞官归乡,与作者交好。仪曹,主管礼仪的官员。 屈指:用手指头计数。 琴曲:指《高山流水》等古琴曲。 春风:春风和暖,此处指春天温暖的气息。隔酒卮:隔着酒杯喝酒。卮,古代的一种酒具。 消息:信息。 翻:反而、反倒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思念好友所作。
【注释】 (1)蒲崖:指水边。 (2)青云客:指隐居者。 (3)绿水边:指隐者居住的地方,此处泛指山中。 (4)玉堂:古代官署名。 (5)蒲渚:地名,在今安徽当涂县南。悠然:安闲自在的样子。 (6)雨叶流书草:雨水打湿了树叶,使得书稿都流下来。 (7)烟花泊钓船:指渔火和晚霞。 (8)栖迟:停留,暂住。 (9)勋业待施鞭:功业未成,仍需继续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送别时写的一首送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