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梁跨浦口,遥睇海山沉。
潮落空城暮,云低断壑阴。
三山区外想,亿劫幻中心。
试问蓬莱水,于今复几深。

《三江飞梁跨浦口》出自明代诗人沈鍊的古诗《三江·飞梁跨浦口》,其全文如下:

飞梁跨浦口,遥睇海山沉。潮落空城暮,云低断壑阴。

三山区外想,亿劫幻中心。试问蓬莱水,于今复几深。

此诗描绘了飞桥跨越浦口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句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 飞梁跨浦口:诗中“飞梁跨浦口”形象地描述了桥梁横跨在江口的场景,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这里的“飞梁”可能指的是高悬于空中、横跨两岸的桥梁,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印象。而“浦口”则暗示了这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或渡口,承载着人们来往的重任。整个场景通过“飞梁跨浦口”这一描写,展现了一种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结合。

  • 遥睇海山沉:这句诗通过“遥睇”和“海山沉”两个词,传达了诗人对远方景色的遥望和内心情感的沉静。海与山的组合给人以宽广和深远的空间感,而“沉”字的使用则增添了一种静态的美,使得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深沉,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 潮落空城暮:这句诗描绘了潮水退去后,空荡荡的城市景象。在这里,“空城”意味着城市在潮水退去后显得空旷而寂静,而“暮”字则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傍晚的到来。这种场景常常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 云低断壑阴:这句诗通过对云层和山涧光影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幽静的画面。云层低垂,遮挡住了部分阳光,使得山涧显得更加昏暗。这种光影的变化不仅营造了一种神秘的气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这首诗以飞梁跨浦口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刻画,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图画。同时,诗人借助飞梁、浦口等元素,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