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规盂覆断攀援,林底林端接翠烟。
莫向锁中寻混敦,崇墉高处有冥筌。
【注释】
- 近日月岩处有大石,如蒸饼状无突陷可顿足:近日月岩,指山崖近处有一块大石头,形状像蒸好的馍(蒸饼),没有凹陷可以踏脚。2. 然凿石上为小坎,托足端恃锁降:于是用凿子在石头上挖了一个坑,让脚踩着,依靠着锁链下降。3. 众疑经始时不知何法:众疑经始是说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怀疑不知道用什么方法。4. 先登以制坎锁:先登上去用来控制那个危险的地方和锁链。5. 半规盂覆断攀援,林底林端接翠烟:一半的圆形如同倒扣的碗一样,断裂的地方可以攀援;林底林端连接着青色的烟雾。6. 莫向锁中寻混敦:不要向着锁链里面寻找浑沌的敦厚。7. 崇墉高处有冥筌:高大的城墙上面有神秘的工具(比喻)。8. 冥筌:即冥搜,指一种神奇的探求方法。9. 崇墉高垣:高大的围墙。10. 混敦:这里指浑沌之体,道家认为“道”就是浑沌未分的状态。11. 混敦、冥筌:都是指一种神秘而深奥的探求方法。
【赏析】
此诗写于公元843年(唐文宗开成八年)诗人游庐山之后。当时诗人正任江州司马,这首诗是他游庐山时所作。庐山风景秀美,景色宜人,诗人对此十分赞赏。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零一个字。前两句为第一句,写诗人登山所见,后两句为第二、第三句,写诗人登山所感。
首句点出“岩处有大石”,这是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次句写登山时的感受。巨石无突陷可供踏足,只能凿石为坎才能上下。三、四句写登山后的感想。诗人在登山过程中,遇到困难,感到迷茫,不知如何下到山下。但是经过一番艰苦努力,终于解决了问题。这两句是说:“不要向锁链里去寻找浑沌的敦厚。”意思是说:不要在困难面前低头认输,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五、六句写登上山顶以后所看到的美景。诗人说:“林底林端接翠烟。”山间树木葱茏,树梢上缭绕着缕缕青烟。最后一句写登山时的感受。诗人对庐山的景色非常喜爱,因此他不禁发出感叹:“莫向锁中寻混敦,崇墉高处有冥筌。”意思是说:不要在险要之处迷失方向,山上高处有神奇的方法。这两句是说:不要在危险的地方迷失了方向,山上高处有神奇的方法。诗人在山上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终于战胜了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