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
布骑围熊馆,鸣弦合羽林。
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
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
【注释】
纪闻:诗篇名。纪,记述;闻,记载。
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禁城的驰道连接着皇城,狩猎的行宫侵入了原野。
布骑围熊馆:在野外布置骑兵包围熊苑。
鸣弦合羽林:拉弓的声音和射箭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仿佛听见驱赶野兽的声音,可看见被捕获的禽兽却已失去了生命。
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对那些残暴地杀害生灵的行为感到痛惜,这是仁慈之人所应持的态度。
【赏析】
《纪闻》是杜甫创作的一首五律诗。全诗以记事为内容,通过对当时狩猎情景的描述,揭露了统治者荒淫无度、残害生灵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民疾苦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愤慨之情。
首联“禁城驰道接,行殿猎原侵”,描绘了皇帝在禁城之外举行狩猎活动的场景。禁城的驰道连接着皇城,而狩猎的行宫则侵入了原野。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形式,展现了狩猎活动的盛大与皇宫的威严。然而,这样的场面背后却隐藏着对人民生活的忽视和对大自然的伤害。
颔联“布骑围熊馆,鸣弦合羽林”,进一步描绘了狩猎过程中的情景。士兵们在野外布置骑兵,用弓箭声和拉弓声交织在一起,试图捕捉更多的猎物。这些士兵虽然英勇善战,但却缺乏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他们的行为不仅残忍且不人道,更是对自然的破坏。这一部分通过描写狩猎过程,揭示了统治者对人民的压迫和对自然的剥削。
颈联“似闻驱猛兽,已见失前禽”则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揭露了狩猎活动的罪恶本质。尽管人们似乎能够听到驱赶凶猛野兽的声音,但实际上,他们已经看到了许多被捕获的禽兽已经失去了生命。这种看似壮观的狩猎场景背后,却是对生命的无情剥夺和对大自然的肆意破坏。这一部分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狩猎活动中的残酷和无情。
尾联“暴殄哀天物,仁哉祝网心”则是对统治者行为的深刻批判。对于那些残暴地杀害生灵的行为感到痛惜,这是仁慈之人所应持的态度。然而,现实却是统治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无忌惮地对待生灵,这种行为无疑是极其残忍和不道德的。杜甫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自己对于统治者行为的强烈谴责和对社会公正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狩猎活动中的罪恶和对生命的不尊重。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和自然保护的关注和呼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