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忆远师室,留人一榻深。
云霞淹佛日,花鸟散禅林。
阁俯春城丽,轩留晚岫阴。
烦君招白社,于此谢冠簪。

【注释】

1.真上人(僧人):指鸡鸣寺的住持,法号真。

2.怅忆远师室:怅忆:思念;远师:指远离尘世的高僧。

3.留人一榻深:一榻:一张矮床;深:长。形容和尚住的简陋而舒适。

4.云霞淹佛日:云霞:指寺庙周围的彩云;佛日:指佛祖出巡的日子。比喻佛法广被,影响深远。

5.花鸟散禅林:花鸟散:指寺庙里的花木和鸟儿都离开;禅林:禅宗寺院。比喻佛法无边,吸引着众生来此修行。

6.阁俯春城丽:阁:佛塔;春城:即长安,古时京城的美称。指佛塔俯瞰长安城的美景。

7.轩留晚岫阴:轩:指楼阁;晚岫:傍晚的山峰。指楼阁中留有傍晚山峰的影子。

8.烦君招白社:烦:麻烦;白社:佛教徒的集会;招:邀请。指邀请高僧来参加聚会。

9.于此谢冠簪:谢:告别;冠簪:古代男女束发用的一种帽子,即“冠”。这里指僧人头上戴的僧帽。表示在此处告辞离开。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诗人写给友人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怅忆远师室”,直接点出送别的对象——远师。远师,指鸡鸣寺的一位高僧。诗人因思念这位高僧,特地前来拜访。第二句“留人一榻深”,进一步描绘了与远师相处的情景。两人一起品茶、吟诗、谈经论道,彼此间感情深厚。第三句“云霞淹佛日”,以云霞来形容佛法广布,影响深远。第四句“花鸟散禅林”,以花鸟散去比喻佛法无处不在,吸引了众生来此修行。第五句“阁俯春城丽”,写诗人站在佛塔下,俯瞰着长安城的美丽景色。第六句“轩留晚岫阴”,写诗人在佛塔中留有傍晚山峰的影子。最后一句“烦君招白社”,表达诗人因离别而感到遗憾和不舍,希望友人能邀请高僧来参加聚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