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
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
风起青蘋末,云生锦石傍。
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

【诗句释义】:

宾客在华丽的殿堂里喝醉了,感情亲热地来到曲房。美女拉着架蔓儿荡秋千,小孩子牵着池边的杨柳荡舟。风起时,青萍末儿飘散,云在锦石边缭绕升腾。不要以为天已黑了,银烛的光辉已经散去。

【译文】:
宴会的主人在华美的堂中醉了,他们的感情亲近地来到了曲房。美女拉着架蔓儿荡秋千,小孩子牵着池边的杨柳荡舟。当风吹起时,青萍末儿飘散,云在锦石边缭绕升腾。不要以为天已黑了,银烛的光辉已经散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宴席上的情景,通过宾客和佳人、稚子之间的互动,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形象的描绘,将宴会上的热闹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宴会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描绘,展现了宴会上的不同氛围和情感。

首联“宾客醉华堂,情亲向曲房。”,描绘了宴会主人在华丽的堂中醉酒,与在场的宾客们亲密无间地来到曲房。这一联通过描绘主人与宾客们的欢愉之情,为接下来的宴会场景做了铺垫。

颔联“佳人牵架蔓,稚子搦池杨。”,则描写了宴会中佳人们挽着架子荡秋千,小孩子牵着池边的杨柳荡舟的欢乐场面。这一联通过具体的细节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宴会之中,感受到了宴会上的欢乐和热闹。

颈联“风起青萍末,云生锦石傍。”,则是以自然景物作为背景,进一步衬托出宴会的欢快气氛。当风起时,青萍末儿飘散,云在锦石边缭绕升腾,这些自然景象与宴会上的欢快场面相互映衬,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尾联“勿云天日暮,银烛散朱光。”,则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宴会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然而,即使宴会即将结束,银烛的光辉也已经散去,但美好的时光依然值得珍惜。这一联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即将结束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宴会上的欢乐时光依然存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宴会上的欢乐气氛和人物情感的变化。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作为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