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去心逾壮,年来迹转孤。
濯缨临汉沔,安枕荷黄虞。
春涧偏鱼鸟,秋窗近竹梧。
出逢邻叟饮,醉倩野童扶。
事去心逾壮,年来迹转孤。
濯缨临汉沔,安枕荷黄虞。
春涧偏鱼鸟,秋窗近竹梧。
出逢邻叟饮,醉倩野童扶。
注释
- 事去:比喻事情已过去。
- 心逾壮:形容心境变得更加豪迈。
- 迹转孤:形容行为举止变得独自一人,没有伴侣或伙伴。
- 濯缨:指洗帽。缨,帽子上的带子。
- 汉沔:指黄河和汉水。
- 安枕:安稳地睡觉。
- 黄虞:古代传说中的贤君。《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四牡騑騑,六辔厌厌。载驰载驱,归唁兄弟。”毛传:“虞、虞宾也。言贤者在上则天下太平。”
- 春涧:春天的小溪。
- 秋窗:秋天的窗户。
- 野童:指村中的小孩。
译文
随着年岁增长,我的志向越来越远大,然而这些年里我行走的脚步却越发孤单。
曾经洗过澡的帽子如今仍挂在头上,我依旧在汉水的边畔,安享着舒适的睡梦。
在秋天凉爽的窗口旁,我靠近竹林和梧桐树,感受着自然之美。
出门遇见了邻家的老人正在饮酒,便向他借酒助兴,并被一个小孩扶着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年的心态与行为状态。首句“事去心逾壮”,表达了随着岁月流逝,诗人内心的豪壮之情更加明显。第二句“年来迹转孤”描绘了诗人因年事已高,行踪显得更加孤独。接下来的“濯缨临汉沔,安枕荷黄虞”展示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他选择在汉水的边畔度过悠闲的夜晚,享受宁静的生活。
诗中多次提到“黄虞”,这里的“黄虞”可能寓意着贤明的君主或者理想中的美好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和谐安宁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则描写了诗人与邻里老人的交往情景,以及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体现了诗人晚年生活的闲适与自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扬,充满了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