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明朝是,先期楚客狂。
竞携田父酝,同上礼贤堂。
滩响来官舍,云阴过女墙。
当关幸不扰,缓带罄杯觞。
【注释】
跻:登。彼:指公堂。称:举,举杯。兕觥:盛酒的青铜器。即:到。先期:提前。竞:争相。携:携带。同上:一同登上。当关:守门。幸:幸好,有幸。扰:扰乱。缓带:宽展衣带,指放松腰带。罄:空尽,倾尽。觞:酒杯。
【赏析】
《九日礼贤堂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元丰九年)九月八日在徐州任上时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是作者在徐州官邸内为郡人张君宴集而写的一首应景之作。
首联“九日明朝是,先期楚客狂。”诗人以时间为序,写宴会的筹备情况。“明朝”、“先期”表明宴集的时间和主人的期待心情。诗人通过“楚客狂”一词,描绘了主人对这次盛会的热切期盼之情。
颔联“竞携田父酝,同上礼贤堂。”诗人接着描绘出宴会现场的景象。“竞携田父酝”表明宴会的气氛十分热烈,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准备美酒佳肴。“同上礼贤堂”则是说大家一同登上了礼贤堂这个宴席的主宾位。这里的“上”字有多重含义,既指登上,也指进入、参与。
颈联“滩响来官舍,云阴过女墙。”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宴会现场的环境。“滩响”可能是指宴会厅外的水声,“官舍”指的是官府的建筑物,这一句可能是诗人想象宴会厅外水声潺潺,如同江河奔腾一般。而“云阴过女墙”则描绘了一种朦胧的雨幕笼罩着官邸的景象。
尾联“当关幸不扰,缓带罄杯觞。”诗人最后以感慨收尾,抒发了自己对于这次宴会的美好祝愿。“当关幸不扰”表明宴会非常宁静祥和,没有受到任何干扰。“缓带”一词在这里指的是宽松的衣带,象征着诗人的心情轻松愉悦。“罄杯觞”则是说诗人将酒杯斟满,与大家共享欢乐。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个盛大的宴会现场,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宴集的期待与喜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