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虽非愿,归来犹抱惭。
秪缘频触网,敢谓早抽簪。
进退两无据,迂疏七不堪。
何妨流俗笑,拟向达人谈。
志业总虚掷,艰危诚饱谙。
逃名栖市井,投迹慕江潭。

【注释】:

⑴归故园二首:作者在长安时作此诗。其二,指《初归故园》。⑵富贵:指官位。⑶“归来”句:说自己虽然做了官,但心里还是感到惭愧。⑷“只因”句:说自己之所以不能早些出来当官,是因为常被网上的言论所困扰。⑸敢谓:岂敢自诩。⑹无据:无所依据。⑺“七不堪”:指七种不合时宜的事。⑻何妨:不妨。⑼流俗笑:指世俗的非议和讥笑。⑾拟:想。⑿达人谈:对达观的人进行谈话。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回归旧居后的心境。

第一、二两句,写诗人辞官还乡后仍觉愧怍的心情。

“富贵虽非愿”,富贵本是身外之物而人之所欲;“归来犹抱惭”,归来本应欢欣而心仍不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复杂心态。他既已辞官归田,就该放下功名利禄,过上恬淡的生活。但他一回到家中,却依然觉得自己没有达到这种境界。“富贵”与“归来”的矛盾,正是诗人心情矛盾的表现。

第三、四句,写诗人无法摆脱世俗舆论的干扰。

“只缘频触网”,是说自己之所以不能早些出来当官,是因为常被网上的言论所困扰,不敢轻易出仕。“何谓早抽簪”,意思是说:“哪里能够早些出来做官呢?”这是说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还没有实现。这里的“频触网”是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种说法,即认为一个人如果经常上网(即指涉政),就不能专心治学或从事其他事业。诗人用“频触网”来比喻自己不能专心治学,也暗含了对社会舆论的反感。

第五、六句,写诗人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进退两无据”,是说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是没有根据的。这两句既是对自己处境的真实反映,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揭露。在当时,人们对于是否应该入仕的问题议论纷纷,有的主张积极进取,有的则主张消极避世。诗人对此表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对的,因此进退两难,无所适从。

第七八句,写诗人对世俗的不满和轻蔑。

“迂疏七不堪”,“七”字原为虚数,这里指代“七种不合时宜的事”。诗人用夸张的说法来讽刺那些不合时宜的人。“何妨流俗笑”,意即“有什么妨碍别人笑话我呢”?“拟向达人谈”,则是说自己打算跟那些达观的人谈谈自己的遭遇。这两句是说,尽管有人笑话,但我并不放在心上,我要跟他们进行交流,以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处境。

第九句,写自己的处境。

“逃名栖市井”,意思是说为了避开名利,我只好隐居在繁华的街巷里。这里既有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第十句,写自己的选择。

“投迹慕江潭”,意思是说为了保持清白,我只好像古人那样隐居在江河湖海之中。这两句既表明了自己追求清白的决心,又表现了诗人的超然态度和旷达胸怀。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全诗通过诗人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和批判,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生价值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