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劝郎先醉,窗冷灯儿背。
抛琴抱婢倚香帏。
睡。
睡。
睡。
暗忖欢情,争如贪着,醉乡滋味。
惭愧鞋儿谜,耽搁鸳鸯被。
问郎曾否脱罗衣。
未。
未。
未。
想应神女,见时也怕,别时容易。
【注释】
谁劝郎先醉,窗冷灯儿背:是谁在劝我先去喝酒呢?窗子冷清,蜡烛也斜靠着窗户背。
抛琴抱婢倚香帏:放下琴,抱着婢女靠在绣着香草的帷帐里。
睡。
睡。
睡。
暗忖欢情,争如贪着,醉乡滋味。
惭愧鞋儿谜,耽搁鸳鸯被:暗暗思忖着欢乐之情,哪里比得上沉浸在醉乡之中更好?惭愧我的鞋子像谜一样难解,耽误了鸳鸯被。
问郎曾否脱罗衣:问问你,曾经有没有脱下过红绫衣裳?
未。
未。
未。
想应神女,见时也怕,别时容易:想来是神女的嫦娥见了我也会觉得害怕,离别的时候却很容易。
【赏析】
此词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首句起笔突兀,“谁劝”与“窗冷”相呼应。“先醉”,既表明她对丈夫的依恋,又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窗冷灯儿背”一句,以景衬人,表现女子孤独寂寞的心情。“抛琴抱婢倚香帏”,写女子对丈夫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喜悦。因为丈夫不在,自己便可以尽情地享受这种幸福。“睡”字三写,突出女子百无聊赖,百无聊赖。最后两句写女子的疑虑:为什么自己如此思念丈夫,而丈夫却如此轻易就离开了自己?其实这是女子自己的心理活动,通过这样的描写,更突出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全词语言通俗浅显、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