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清浪城,午入平溪驿。
忽报广人来,道是家中力。
手持尺素书,跪致喜动色。
薰沐乃开缄,读之泪盈臆。
我生本颛蒙,幸获圣明识。
初拔入翰林,经史手不释。
再简登谏垣,论列近于直。
葑菲杂刍荛,肝胆罄披沥。
岂敢纵诡随,语繁终多失。
仰荷天恩宽,斧钺不加辟。
曰虞有赎刑,连罚四百石。
三充宣府边,一作太仓粒。
所以老亲心,闻之不自逸。
黄犬知主情,奔波径往适。
谁知滇南路,中原万里隔。
十书九不通,何以用其极。
眷我乌鸟私,安得不戚戚。
从今愈戒欢,矢心对天日。
砥砺不肖身,忠孝期两得。
【注释】:
- 正德乙巳:指正德六年。
- 平溪二力:在福建。
- 孙阿八:作者的友人。
- 广中来:广中,即广东。
- 朝廷罚米四百石:朝廷对孙阿八家罚以四百石(一石约当十斗)米。
- 任给事中:任某官职给事中。
- 言失当:说话不当。
- 薰沐:沐浴,这里指书信。
- 开缄:打开信封。
- 颛蒙:指愚昧无知。
- 圣明:英明。
- 翰林:指文渊阁、翰林院等官署。
- 谏垣:指谏院,古代中央负责议论皇帝过失的机关。
- 葑菲:杂草,这里指自己。
- 刍荛:原意是割草打柴的人。后来引申为采伐林木的人。
- 纵诡随:放任邪念。
- 语繁终多失:话太多难免出错。
- 天恩宽:皇上的恩典宽大,不严厉处罚。
- 虞有赎刑:虞舜有赎罪之法。
- 宣府:明代设置于今山西宣化一带的军事要塞。
- 太仓粒:粮库中的粮食。
- 乌鸟私: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深情厚谊。
- 眷我:牵挂我。
- 忠孝期两得:忠与孝不能同时做到。
- 砥砺不肖身:磨炼自己的不贤之身。
- 忠孝期两得:忠和孝不能同时做到;两者难以并存。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通过记述诗人与孙阿八通信及受罚的经历,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他对自己处境的反思。全诗情感真挚,叙事清晰,语言朴实,风格朴素无华。
这首诗是诗人与朋友孙阿八的书信往来。诗人在信中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忧虑,同时也对自己的身世和命运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全诗情感真挚,叙事清晰,语言朴实,风格朴素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