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从西蜀归,我向江东泊。
中流忽招呼,两鬓已非昨。
谈笑起清风,循省内无怍。
每思国有人,灾变何由作。
嗟天生公才,本以救民瘼。
莺凤翔高霄,无乃举措错。
倚注自有时,终为天下壑。

见素征蜀告休而归次韵公从西蜀归,我向江东泊。

中流忽招呼,两鬓已非昨。

谈笑起清风,循省内无怍。

每思国有人,灾变何由作。

嗟天生公才,本以救民瘼。

莺凤翔高霄,无乃举措错。

倚注自有时,终为天下壑。

【注释】

公:指杜甫的朋友严武(字季鹰)。杜甫在成都草堂与严武交游甚密。杜甫曾于乾元二年(759)春离开成都草堂,携家赴渝州(今四川重庆),途中经过西蜀,曾写信给严武说:“吾衰久矣夫,何所望而能止?”严武回信安慰他:“尚思为政歌”,杜甫便写了此诗寄给严武。

“中流忽招呼”一句是写严武突然来到自己面前。

“两鬓已非昨”两句是说自从离开成都草堂,到如今已有很长时间了,自己虽然还保持着一副老样子,但是严武的容颜却已经变得憔悴不堪。

“谈笑起清风”句是说严武与杜甫在交谈中谈笑风生,好像一阵清风扑面而来一样。

“循内无怍”两句是说严武在与杜甫的交谈中没有半点惭愧之感。

“每思国有人”三句是说每当想到国家还有像严武这样能够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贤才时,自己就深感国家有难,灾祸将至,而无法可施,因此忧心忡忡。

“嗟天生公才”五句是说严武之所以能有如此才华,完全是天生的,本来可以拯救人民的疾苦,但因为严武的所作所为有误,所以才使国家遭受灾难,人民陷入困境。

“莺凤翔高霄”五句是说如果严武能够端正自己的行为,不去做那些有害国家的事情,那么他的名声就会飞黄腾达,像鸾凤一样飞翔于天空之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落败失势,被人唾弃。

“倚注自有时”四句是说严武的才干和能力总有一天会被人所认识,并会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是严武却始终把自己当作一颗棋子,只想着为自己谋取私利,而不为国家着想,这种行径实在是不应该啊!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与严武交游时写给严武的信中的一首。诗中抒发了对严武的深厚友情和对他的关心、期望之情。

首联开门见山,点题,指出杜甫从西蜀归来。颔联写杜甫在江边遇见严武,两人一见如故,欢声笑语,如同清风拂面。颈联写到两人在交谈中谈论国家大事,彼此都毫无惭愧之感。尾联表达出对严武的担忧,担心他在朝中受到小人的谗言诽谤,被皇帝疏远,从而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全诗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