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误邦国,万死有馀辜。
夫何贾似道,罪止不流徒。
嗟彼赵虎臣,杀之真丈夫。
弃尸木绵野,万姓始欢呼。
死固有遗臭,国势亦已枯。
苟不辨之早,噬脐终难图。
为人谋国者,而可不慎乎。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诗人林大钦所作,表达了对奸臣贾似道的不满和愤怒。以下是对每句的解释:
木绵浦在漳浦县北四十里:木绵浦位于漳浦县北面四十里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作者描述地理位置的背景。
奸臣误邦国,万死有馀辜:奸臣误国,指的是奸臣误国的行为。这里的“万死”表示极大的罪过,而“有馀辜”表示罪过很大。
夫何贾似道,罪止不流徒:为什么贾似道会犯这样的错误,他的罪行只被判处了流放而不是更严重的刑罚。这里的“贾似道”是指历史上的奸臣贾似道。
嗟彼赵虎臣,杀之真丈夫:感叹赵虎臣的勇武,他杀死了贾似道,表现出了真汉子的气概。这里的“赵虎臣”可能是指历史上的武将赵虎臣。
弃尸木绵野,万姓始欢呼:贾似道的尸体被丢弃在木绵野,百姓们开始欢呼庆祝。这里的“万姓”是指百姓,“欢呼”表示高兴。
死固有遗臭,国势亦已枯:虽然贾似道已经死亡,但他的恶名却留了下来,国家的形势也变得岌岌可危。这里的“遗臭”表示留下坏名声,“国势”表示国家的形势,“枯”表示衰败。
苟不辨之早,噬脐终难图:如果国家领导人不能及早看清问题,那么最终也无法挽回局面。这里的“啄脐”表示后悔,“图”表示挽回。
为人谋国者,而可不慎乎: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者,怎能不慎重考虑自己的决策呢?这里的“谋国者”是指领导者,“慎乎”表示谨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贾似道的罪行以及赵虎臣斩杀奸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诗人认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深思熟虑,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否则将无法挽回局面。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忠诚、勇敢和智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