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抱幽忧,有癖结中抱。
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
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
至言何须烦,胸中殊浩浩。
古今等蘧庐,生死一浮泡。
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
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
一身自悠悠,此外何足道。
长揖谢至人,闻此苦不早。
我生
我生抱幽忧,有癖结中抱。
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
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
至言何须烦,胸中殊浩浩。
古今等蘧庐,生死一浮泡。
委顺齐宠辱,冥怀无丑好。
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
一身自悠悠,此外何足道。
长揖谢至人,闻此苦不早。
注释:
- 我生:我的一生。
- 怀抱着深深的忧郁,有着一种特别的嗜好。
- 每当快乐的时刻,我总是喋喋不休;但在日常生活中,我却显得格外安静。
-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高人,他如同梦中醒来一样使我顿悟。
- 那些高深的言辞其实并不需要我去烦琐地去理解,我的内心却异常宽广。
- 古往今来的人和事都像蓬草一样,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生死不过是过眼云烟。
- 对于荣禄宠辱等事情,我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没有任何的丑恶感或喜悦。
- 得到了也不会感到惊奇,失去了也绝不懊悔。
- 自己一个人自由自在地生活,对其他的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 长揖(拜别)感谢那位高人所说的话,但是听到这些话时并不早。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邂逅中遇到一位高人之后所写下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生、命运以及哲学思考的独特见解和领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句“我生”直接点明主题,即作者的一生充满了深深的忧郁和一种特殊的嗜好。这种忧郁可能源于他对人生的种种困境和挑战的无奈,也可能是他对自身命运的感慨。而特殊的嗜好则是他独特的个性和情感的体现。
第二句“当喜常咨咨,居常殊悄悄。”描绘了作者在生活中的不同状态。当他高兴时他会喋喋不休,而在日常生活中则显得格外安静。这种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的变化,既有欢乐也有寂寞。
第三句“一朝逢至人,如梦忽呼觉。”则是转折,作者遇到了一位高人,仿佛在梦中突然觉醒。这句话象征着作者从迷茫中找到了方向,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和觉悟。这是诗歌中的高潮部分,也是作者情感转变的关键所在。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对世界的看法。他认为那些高深的言辞其实并不需要他去烦恼,他的内心却异常宽广。古往今来的人和事都像蓬草一样,一切都在变化之中,生死不过是过眼云烟。对于荣禄宠辱等事情,他都保持一种平静的心态,没有任何的丑恶感或喜悦。这些观点都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最后两句“得之亦不惊,失之曾不懊。”则是对前面观点的总结。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他都不会有过于激动的反应或懊悔的情绪。这种超然的心态正是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智慧。
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洞察。它不仅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人生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