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落日鱼龙界,横山又在孤云外。
一朝坐我横山中,回顾反觉人寰隘。
就中最爱吴家亭,浪花堆里一点青。
干山在南绍山北,亭山正直中间停。
天风飘飘吹我袂,自觉蓬瀛不难至。
安得刘伶李白共此举瑶觞,百川吸尽无由醉。
王鏊在《饮横山吴氏醒酣亭》这首古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下面将逐句解读此诗:
孤云落日鱼龙界:描述了天空中孤云和夕阳的景象,给人一种广阔无边的感觉。这里“鱼龙界”可能是指江湖或水域的边缘,象征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之地。
横山又在孤云外:进一步描绘了横山的位置,它位于孤云之上,更显得高远和神秘。这里的“又在”表达了一种超越和隔离的感觉,使得诗人更加沉浸在这片天地之中。
一朝坐我横山中:诗人突然置身于横山之中,感受到了一种从喧嚣世界中脱离出来的宁静。这种突然的转变让人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是否也需要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静谧之地。
回顾反觉人寰隘:诗人回首望去,发现周围的世界显得如此狭窄和拥挤。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感受,也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空间和自由渴望的普遍性。
就中最爱吴家亭:特别提到了吴家的亭子,这不仅是对具体景物的描述,也蕴含着对某种情感寄托或精神象征的认同。在这里,“亭”可能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诗人心中的一种理想境界。
浪花堆里一点青:诗人在浪花堆积的地方发现了一抹青色,这既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也可能象征着希望和生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找到这样的色彩,更显得珍贵和不易。
干山在南绍山北:描述了两座山的位置关系,可能是在赞美这两种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在表达自己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
天风飘飘吹我袂:描述了自然景象中的风,它们轻轻拂过诗人的衣袖,带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和美感。这种描述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自觉蓬瀛不难至:诗人通过这次经历,感受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可能性。这里的“蓬瀛”可能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表达了诗人追求超脱世俗、与天地合一的理想状态。
安得刘伶李白共此举瑶觞:诗人想象如果能和古代的酒仙刘伶和诗仙李白一起举杯畅饮,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这不仅是对古人才情的致敬,也是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体验的深入挖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友谊的独特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想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