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年不减登临兴,福地灵山搜欲罄。
城西诸峰吾所嘉,就中尤爱天平胜。
亭亭一盖倚苍冥,俨若端人人自敬。
狮山奔伏象山回,支硎秦台皆退听。
横山当面横作屏,背拥莲华互相映。
林林万石相拄撑,倚插半天欹不定。
蹲如虎豹奋攫噬,鶱如鹏鲸恣豪横。
勇如武士力赑屃,秀如女子色娟靓。
我来敬拜太师坟,松柏阴森趋一径。
忽瞻万笏森向天,直气喷薄凛犹劲。
乃思范公立朝时,正色危言拄邪佞。
兹山固合生兹人,崧岳降贤尼孕圣。
吴山第一称天平,宋家第一称文正。
高风千古允作合,仰止岩岩续前咏。
译文:
天平范氏的坟墓位于天平山上,这是一座令人尊敬的墓地。
在城西诸峰中,我特别欣赏天平胜景。
亭亭玉立的墓碑,仿佛端庄的人自敬。
狮子山与象山相互呼应,支硎台与秦台相退听。
横山如同屏风般横亘,背拥莲华互相映衬。
千石万石相支撑,倚插半天欹不定。
蹲如虎豹奋攫噬,鶱如鹏鲸恣豪横。
勇如武士力赑屃,秀如女子色娟靓。
我来此敬拜太师坟,松柏阴森走一径。
忽然瞻望万笏森向天,直气喷薄凛犹劲。
于是想起范公立朝时,正色危言拄邪佞。
这山峰自然适合生长这样的人才,崧岳降贤,尼孕圣。
吴山第一称天平,宋家第一称文正。
高风千古允作合,仰止岩岩续前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天平山范公墓的描写和赞颂。诗中通过描绘范公墓周围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范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联“衰年不减登临兴,福地灵山搜欲罄。”描述了诗人虽然年纪已老,但登临山顶的心情依然高涨,就像搜寻宝藏一样渴望探索福地灵山的美景。这里用“衰年”和“登临兴”两个词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颔联“城西诸峰吾所嘉,就中尤爱天平胜。”进一步描绘了范公墓周围的风景。诗人特别提到了天平山,认为它比其他山峰更为优美。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美的独到见解。
颈联“狮山奔伏象山回,支硎秦台皆退听。”通过比喻的方式描绘了范公墓周围的山势。狮山、象山和支硎台都被描述得仿佛在听范公的声音一样,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些景点与范公墓的紧密联系。
尾联“勇如武士力赑屃,秀如女子色娟靓。”则从更抽象的角度赞美了范公墓及其周围景色的美。诗人将范公墓比作勇士,其力量和勇气让人敬畏;将其周边的景色比作美丽的女子,其秀丽和柔美让人陶醉。这种对比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最后两句“我来敬拜太师坟,松柏阴森趋一径。”则是表达了诗人对范公的敬仰之情。这里,“太师坟”是对范公的尊称,而“松柏阴森”则形容了墓前的自然环境。诗人选择了前往范公墓,并沿着一条小径前行,表达了他虔诚的敬意。
这首诗通过对范公墓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范公的敬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歌语言的精炼和意象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