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石湖濆,暮抵太湖岸。
青山亦多情,供我船中玩。
船行山亦行,一路青不断。
白云渺渺山重重,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
今朝扣禅关,访古寻幽踪。
僧言事往那能识,钟鼓声中度朝夕。
郊台漠漠麋鹿游,茶磨团团蔓荆棘。
不须吊古伤怀抱,且欲凭高纵吾眺。
人家历历新郭里,川渎沄沄胥口道。
吴江塔影昆山城,一览因之发长啸。
天风万里天际来,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
千乘万骑湖上下,只今安在唯见山崔嵬。
船来船去湖西畔,青山无言人自换。
来来去去世无穷,莫学牛山独兴叹。

【注释】

石湖:今浙江湖州。吴王郊台:即吴王山,在杭州西湖西南岸。

朝发:早晨出发。石湖濆(fèn坟):指石湖边。

暮抵:黄昏到达。太湖:即太湖,在浙江省东部。

青山亦多情:青山也似乎很懂得人意。多情:多情善感,这里指山有灵性。

船行山亦行:船行驶时,山也在前进。

一路青不断:一路都是青山。

白云渺渺山重重:云雾缭绕,群山叠嶂,一片茫茫。

不知何处昔是吴王宫:不知道哪里是当年吴王的宫殿。

越来溪边越城在,夫差受困云在兹山中:在来溪边的越城现在还存在,而夫差的困顿就发生在这里的山上。

扣禅关:叩问佛教禅寺的大门。

僧言事往那能识:僧人说往事已无法认识了。

钟鼓声中度朝夕:在寺里敲钟打鼓,度过早晚的时光。

郊台漠漠麋鹿游:郊外台地辽阔无边,只有麋鹿在上面活动。

茶磨团团蔓荆棘:茶磨一带长满藤萝和野草,到处是荆棘。

吊古伤怀抱:凭吊历史遗迹,伤心怀想过去的事情。

不须吊古伤怀抱:不必去凭吊历史的遗迹,伤心怀想过去的事情。

凭高纵吾眺:站在高处,放纵我的远望。

人家历历新郭里:人家的房屋在新的城郭中清晰可见。

川渎沄沄胥口道:江流在胥口处潺潺流淌。

吴江塔影昆山城:指吴江边的塔影映在昆山城中。

一览因之发长啸:在这里放眼一望,于是放声长啸。

天风万里天际来:天空中的大风从万里以外吹来。

吴王郊祀昔日登斯台:当年吴王在此祭祀,曾经登上这座台子。

千乘万骑湖上下:成千上万的车马从湖上来往穿行。

只今安在唯见山崔嵬:现在在哪里?只能看到一座座山峰耸立着。

山无言人自换:山林不说话,人们却自行更迭着。

来来去世无穷:来来往往世间无穷无尽。

莫学牛山独兴叹:不要像《北山》诗中牛山那样独自感叹悲叹了。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游览杭州吴王山,写下的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首联写作者清晨离开石湖,傍晚抵达太湖岸边,用“朝发”、“暮抵”写出行程之快。“朝发”与“暮抵”,一个表现时间的紧迫,一个表现行程之漫长,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暗示出此行的目的——游治平寺。

颔联两句写诗人在船上观景,“青山亦多情”一句,以山为友,将山水拟人化,形象生动。“多情”二字,既表明山具有情感,又表明诗人对山的感情,同时也暗示出山水之间有着某种不解之缘。“供我船中玩”一句,进一步描绘出诗人游赏的心情愉悦,心情愉快的原因自然是眼前的山水风光。这两句不仅写出了山的美丽,而且也写出了诗人的心情。

颈联两句写诗人观景后的感受,“船行山亦行”写出了人在山水之间行走的情景,“一路青不断”则写出了沿途的美景连绵不绝。这两句既写出了景色的特点,也写出了诗人观景后的心境感受。

尾联两句写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闻,“不须吊古伤怀抱”说明诗人来到寺庙并不是要去怀念古人或感叹世事的,而是要在这里寻找一种心灵的宁静与解脱;“且欲凭高纵吾眺”则表明诗人要站在高处俯瞰大地,尽情地欣赏周围的美景。这两句既点出了诗人的游览目标,又表现出诗人的胸襟开阔、超然物外。

这首诗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了诗人游览吴王山的过程,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景物的观察与感受,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变化及对人生哲理的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