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及军事家。此诗作于正德己卯年(1509年),当时王守仁奉敕前往福建处治叛军,途经丰城时遭到宸濠变乱,后转战至吉安集兵平定之乱。在八月升为副都御史,巡按江西期间写下《书汪进之太极岩二首其一》。
诗句注释及翻译:
- 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
- 注释: “一窍”比喻事物的开端或起点,“混沌”形容事物最初模糊不清的状态。“千年样子”指代古老的道州地区,“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地区的赞美之情。
- 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
- 注释: “太极元无极”指的是太极的本源是无始无终的,“始信心非明镜台”则是说最初的信仰不应依赖外在的明镜作为依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现象,引出了关于人生和哲学的深刻思考。第一句“一窍谁将混沌开,千年样子道州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一窍”比喻事物的起点与未知,用“混沌”描述事物初显时的模糊状态,并借“千年样子道州来”表达了诗人对古老道州的怀念与景仰。这里的“道州”,特指南宋时期的湖南道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著称。
第二句“须知太极元无极,始信心非明镜台。”则从哲学角度展开,强调了“太极”概念的无限性和不可测性。诗人认为,真正的信念不应依赖于表面的现象或简单的反射镜,而应深入到事物的内在本质去探寻其根本。这反映了王守仁的心学思想,即人的认识应当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独特观察力和深刻见解,还体现了他的哲学理念。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知识深度探索的追求以及对内在本质的探求,这种追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王守仁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对生命哲学和道德理想的深刻反映,它展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深邃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还可以从中领悟到更广泛的意义——对世界本质的探索和对真理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