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枻凌渺江,江色净如淀。
宿雨乍澄霁,浮虹尚隐见。
金焦崒中流,气候纷可辨。
长夏郁草卉,灵霞变昏旦。
不染九隅尘,颇壮三山观。
平生沧海心,兹游亦堪羡。
吾道岂匏系,世故多龙战。
伯鸾会稽隐,亭伯辽海窜。
伤哉丹阳篴,凄其广陵散。
时命古有然,适性勿三叹。
【注释】
雨晴渡京口:在江苏镇江市。渡:泛指渡船或渡口。
鼓枻:击桨。凌:乘,驾,此处指渡过。
渺江:宽阔的江水。淀:大湖名,这里泛指湖泽。
乍(zǎ):突然,忽然。澄霁:晴朗无云的天气。浮虹:指彩虹。
金焦:金山寺和焦山寺;两处著名的名胜古迹。崒(zhú):耸立的样子。
长夏:初夏。郁草卉:茂盛的草木。
灵霞:美丽的彩霞。变昏旦:使黄昏变成早晨。
九隅:四方,四面八方。
三山观:道教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位于东海之上。
匏系(páo xié):象匏瓜一样束缚住。比喻受世俗观念的束缚。
世故:世间的琐事和纠纷。多龙战:有很多纷争和斗争。
伯鸾:春秋时孔子弟子卜商,姓陈名侨,字子禽。会稽:县名,今浙江绍兴市。隐:隐居。
亭伯:晋代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小名奉道),封中书令,因避父讳改名献之,字伯仁。辽海:指辽东半岛,今辽宁东港县东南一带。
丹阳篴(dàn yáng xī):一种乐器,形似竹制的笙,有孔无簧。凄其:哀伤的样子。广陵散:指古代琴曲《广陵散》。
时命:时机和命运。适性:顺应本性。勿三叹:不要叹息。
【赏析】
本诗为送别诗。诗人在送别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之情。
首联“鼓枻凌渺江,江色净如淀。”写送别之时,诗人击桨渡江,江面宽阔,水色澄清如镜。诗人用“凌渺”一词,写出了江面的宽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颔联“宿雨乍澄霁,浮虹尚隐见。”写天空晴朗之后,刚刚出现的彩虹还在云层之中隐约可见。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雨过天晴,彩虹出现在天空的画面,给人一种美好而宁静的感觉。
颈联“金焦崒中流,气候纷可辨。”金焦山屹立于江水中,山峰高耸入云,气势雄伟。诗人用“崒”字来形容山峰的陡峭,用“气候”来形容山的高大。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山峰的高峻,也写出了江水的浩渺。
尾联“不染九隅尘,颇壮三山观。”诗人用了一个“不染”来形容自己的心灵纯洁,不受世俗的污染。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赞赏之意。他称赞朋友能够远离世俗的纷扰,像三山观那样独立于世界之外。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赞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