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晏勤王事,乡心扰客居。
闭关当此令,行路欲马如。
江净霜飞后,城开日出初。
署斋频眺望,云物正堪书。

丰城县长至日

岁晏勤王事,乡心扰客居。

闭关当此令,行路欲马如。

江净霜飞后,城开日出初。

署斋频眺望,云物正堪书。

注释:

  1. 丰城县长至日:丰城县在今天中国安徽省的阜阳市,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县级行政区。“长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节气,一般在每年的冬至之后,即公历的12月22日或23日左右。这个节日在中国南方地区比较普遍,人们通常会在这个时候举行一些庆祝活动。诗中的“长至日”指的是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冬至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2. 岁晏:一年将尽的意思。这里的“晏”字在这里是指结束、结束的意思。

  3. 勤王事:指皇帝命令各地军队加强防御,保卫国家。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中,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和国家的安全,会发布各种命令给各地的官员和军队,这些命令被称为“诏令”。这些诏令通常包括战争、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求各级官员和军队严格执行。

  4. 乡心扰客居:指诗人因为思乡而心情不宁,无法安定下来。这里的“乡心”指的是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扰”则表示这种思念之情使得诗人无法平静地生活在那里,因此感到不安。这里的“客居”指的是诗人在外地居住。在古代中国,文人雅士常常因为战乱、迁徙等原因离开故乡,去到其他地方求学、做官或者生活。这些经历使得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家国情怀和故土难离的情感。

  5. 闭关当此令:指关闭城门,进入冬季防护的状态。这里的“闭关”指的是关闭城门,防止外人入侵。而“当此令”则表示在这个时期需要采取这样的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在战争时期,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政府常常会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来应对可能的威胁。比如加强边境巡逻、加固城墙、储备粮食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但同时也会对当地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6. 行路欲马如:指行走在路上的人们想要骑着马快速前行。这里的“行路”指的是在路上行走的人。而“马如”则表示他们想要骑着马快速前行,以便于追赶前方的行人或是赶往某个目的地。在古代中国,骑马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交通方式之一。无论是官员出行还是普通百姓外出,马匹都是一个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时,骑马也具有一定的速度优势,使得行进更为迅速便捷。

  7. 江净霜飞后:指江河已经结冰,霜花飘落在水面上。这里的“江净”指的是江河已经结冰,水流变得清澈透明。而“霜飞后”则表示霜花飘落在水中,使水面呈现出一种洁白晶莹的景色。在古代中国的冬季,江河结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自然现象。当气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江河的水就会开始结冰,形成坚硬的冰层。而霜花则是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们会在树枝上、屋顶上、湖面上等地方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8. 城开日出初:指城墙已经打开,太阳刚刚升起。这里的“城开”指的是城墙已经打开,允许人们进出。而“日出初”则表示太阳刚刚升起,天空呈现出一片光明的景象。在古代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城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免受外来侵略,还可以为市民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而城墙的开合也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进行的调整。比如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暂时敞开城墙以便救援;而在平时则保持封闭状态以确保安全。

  9. 署斋频眺望:指在书房里频频眺望远方。这里的“署斋”指的是书房或者办公室。而“频眺望”则表示在书房里经常眺望窗外的景象。书房是古代文人雅士们用来学习和思考的地方,环境清静优雅。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可以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同时,书房也是他们与外界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他们会通过书信、诗歌等形式与其他文人雅士进行交流切磋,共同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10. 云物正堪书:指眼前的风景正好可以用来书写。这里的“云物”指的是自然景观中的云彩和景物。而“正堪书”则表示眼前的风景正好可以用来书写成诗作画等作品。在古代中国,诗歌和绘画是文人雅士们非常喜欢的艺术形式之一。他们善于观察自然景观中的美好事物并将其融入到作品中。通过描绘山水、花鸟等题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同时也可以借助诗歌、绘画等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价值观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