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挂疏帘水满瓶,一枝谁折报春生。
肯辞帝子分瑶圃,来与幽人伴素楹。
香杂藏芸飘帙细,色侵囊雪入帏清。
漫唱巴歌投郢客,引商流徵也同情。
注释:
月挂在疏帘上,瓶中的水已经满了,一枝梅花从谁手中折下,送来春天的讯息。
肯辞帝子分瑶圃,来与幽人伴素楹。
香杂藏芸飘帙细,色侵囊雪入帏清。
漫唱巴歌投郢客,引商流徵也同情。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咏梅之作中的又一佳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明亮的月亮挂在半空,映照在清澈的瓶水上,使满瓶的水都显得明亮起来。此时,一枝梅花从窗外飘然而下,落在窗台前,仿佛是在向人们报春。诗人用”谁折”一词,表达了自己对这枝梅花的喜爱之情。
后两句则是描写了梅花与人的互动。梅花不愿意离开它的故乡,不愿被皇帝分走,但它仍然来到了这个幽居之人的身边,陪伴着他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这里的”帝子”是指古代帝王之子,这里暗指梅花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幽人”则是指隐居的人,这里的”幽人”是指诗人自己。
第三句”香杂藏芸飘帙细,色侵囊雪入帏清”,描绘了梅花的香气和颜色。”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芸”是一种植物,这里用来比喻梅花的香气如同芸草一般细腻。”色”指的是梅花的颜色,”囊雪”则是指白色的梅花,这里的”色”是指梅花的颜色。最后一句”引商流徵也同情”,则是说梅花的声音和色彩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这里的”商”和”徵”都是古代音乐中的音调,这里用来表示梅花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梅花与人的互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