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付于人有此身,此身用处是元神。
眼底自能分黑白,舌端也会别咸辛。
求添一物偏多事,巧出千般总离真。
但信本来浑具足,先生何用太谆谆。
诗句释义:
- 天付于人有此身,此身用处是元神。
- “天付于人”意指天地赋予人类某种使命或责任。
- “此身用处”指的是人的一生应该如何运用自己的生命。
- “元神”指的是人的本心、本质或精神。
- 眼底自能分黑白,舌端也会别咸辛。
- “眼底”通常指眼睛看到的事物,“黑与白”在这里比喻事物的表象和本质。
- “舌端”指舌头,“别”意味着辨别或区分。
- “咸辛”指的是味道,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味道或性质。
- 求添一物偏多事,巧出千般总离真。
- “求添一物”意指过分追求外在的附加之物。
- “偏多事”指的是因为追求这些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问题。
- “巧出千般”意味着有很多巧妙的方法或技巧。
- “总离真”意指这些技巧或方法最终都是虚假的,无法达到真正的目的或效果。
- 但信本来浑具足,先生何用太谆谆。
- “本来浑具足”意指事物的本质是完整且足够的,不需要过多的修饰或添加。
- “先生”在这里可能是对前文提到的学者或老师的尊称。
- “太谆谆”表示过度的教诲或啰嗦。
译文:
- 天地赋予了我们这个身体,我们应该用它来做有意义的事情。
- 我们的眼睛能看到黑白分明,舌头能够尝出味道的差异。
- 追求额外的事物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巧妙的技巧也总是脱离真实的情况。
- 相信事物的本质是完整的,无需过多修饰,老师也无需过于繁琐的解释。
赏析:
这四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和领悟。诗人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固有的身体,这个身体是用来做事的,而不是用来装饰或炫耀的。他观察到人们往往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却忽略了内在的本质和真实。
在第二句中,“眼底自能分黑白”,诗人用比喻的方式表达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事物来分辨真伪的能力。而在最后一句中,“先生何用太谆谆”,则是对那些过度教导或唠叨的人的讽刺,认为他们的行为就像是不必要的赘述或多余的话语。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