斲木已逃斧凿灾,又随流水逝无回。
每看佳句牧诗卷,犹忆清言接酒杯。
虫污残编尘几暗,猿吟空帐石林哀。
可怜幽径荒松菊,独向黄泉归去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
“斲木已逃斧凿灾”,意思是说,砍伐树木的时候已经避开了斧头和凿子带来的灾难。
- 注释:“斲”(zhuó)意为砍伐;“斧”指斧头;“凿”指凿子。
- 赏析:此句描绘了作者在进行劳动时避开了危险,象征着作者在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或挑战时能够巧妙应对,避开了可能带来的伤害,体现了他的机敏与机智。
第二句:
“又随流水逝无回”,意味着时间如同流水一般,逝去后无法返回。
- 注释:“逝”意为流逝;“无回”表示没有返回。
- 赏析: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无法把握的无力感。
第三句:
“每看佳句牧诗卷,犹忆清言接酒杯”。每当阅读到优美的诗句或诗歌时,他仍然会回忆起那些美好的对话和饮酒的场景。
- 注释:“每”意为常常;“牧”指读书;“清言”指优美的话语;“接酒杯”形容畅饮的情景。
- 赏析:这两句诗反映了王维在阅读诗歌时的愉悦和陶醉,同时也表现了他对于与友人交流、饮酒作乐的怀念。这种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过往经历的珍惜。
第四句:
“虫污残编尘几暗,猿吟空帐石林哀”。书籍被虫子蛀蚀,封面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空荡荡的帐篷里,猿猴的叫声回荡,让人感到一种荒凉和悲哀。
- 注释:“虫污”意为书籍被虫子蛀蚀;“残编”指残缺不全的书籍;“尘几暗”意为尘埃堆积;“空帐”指空荡的帐篷;“猿吟”指猿猴的叫声。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荒凉和孤独。书籍的破损和帐篷的空寂都传达了一种无人问津的感觉,而猿猴的哀鸣则增添了一份悲凉的气氛。这种描写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第五句:
“可怜幽径荒松菊,独向黄泉归去来。”令人遗憾的是那片偏僻的小径两旁已经长满了荒草,菊花也凋零了。他独自一人走向黄泉,准备回归。
- 注释:“可怜”意为可惜;“幽径”意为偏僻的小径;“黄泉”指阴间或死亡之地。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死亡逼近的无奈和恐惧。同时,它也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缅怀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对生死离别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度。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王维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哲理和情感,通过对景物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传达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世界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