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吴台暑气微,素魄濯露扬清辉。
菱舟出浦欸乃唱,莲塘夹岸熠耀飞。
浣纱女儿双白足,织锦小妇流黄机。
青丝画舫冶游子,挟瑟鸣琴午夜归。

【注释】

中秋即事:在中秋节时,作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素魄:月亮的别称。濯露:水清而润泽。扬清辉:指月光洒下清亮的光辉。菱(liú)舟:小船。欸(ǎi)乃唱:摇橹唱歌。莲塘:荷花塘。熠耀飞:形容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浣纱女儿:指洗衣的女子。双白足:脚上穿着白色布鞋。织锦小妇:织女。流黄机:织机上的纬线。青丝:黑色的头发。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冶游子:指游赏的人。挟瑟鸣琴:手拿琴和瑟弹奏曲子。午夜归:深夜归来。

赏析:

《中秋吴门即事》是一首七言绝句,写于诗人任吴门司户时。全诗以“中秋”二字领起,从月色到夜景,再写到人物活动,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情趣。

开头两句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景色,点明时令为八月。这两句写的是“暑”气已经消尽的情景,但并不说天气凉快,而是通过“微”字来表达。因为“微”字给人以时间上的感觉,说明时间尚早,天气未热。接下来两句写月夜泛舟、观荷景致。这里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出浦”、“夹岸”都是泛舟时所见的景物,不必分先后,因此用一“也”字将两者联系起来,使句子浑然一体,更显得生动活泼。“扬清辉”、“熠耀飞”两个动词,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又写出了荷叶上的晶莹水珠在阳光照射下的闪烁光彩,十分传神逼真。

接着两句写女子们乘舟出游。这里用了一个典故,“浣纱”,指的是传说中西施浣纱的故事,西施浣纱时,其美貌如玉,所以后人常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成语来形容女子的美丽,这里的“素魄”,就是“素月”的代称。“双白足”、“流黄机”,则是指女子们的服饰。其中“双白足”是说她们的双脚白皙如雪,“流黄机”则是说她的衣裙颜色像黄色的织机上的纬线一样流动着。这两句诗写得十分细腻,通过对人物的精心刻画,把一幅热闹繁华的秋月夜景描绘得栩栩如生。

最后两句写观月听乐的人。“青丝”指女子发黑,“画舫”指雕饰华美的船,“冶游子”指游玩的人,“挟瑟鸣琴”中的“瑟”和“琴”都是弹拨类乐器,这里借指弹奏乐器的艺人,“午夜归”中的“归”表示返回,“归”在这里是夜晚的意思。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南朝梁元帝萧绎曾命宫女学习歌舞演奏,并自弹琵琶助兴,宫女们通宵达旦地歌舞,后来就以“挟瑟鸣弦”来形容彻夜欢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到了半夜的时候,才听见有人在弹琴奏乐,原来是那些冶游的人在享受这美妙的音乐。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皓月当空、水波荡漾、笙歌不绝的中秋之夜之中,充分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