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会
【注释】 袅袅:形容微风拂动的样子。阖闾城:指吴地的古称,即今苏州一带。明蟾影:明亮的月影,指月亮。切雁声:秋夜的寒风中,有鸿雁的鸣叫声。病骨怯支撑:身体虚弱,难以支撑起身体的重量。霜鬓:白发。朝来染:早上起来的时候。更几茎:几根头发。 【赏析】 《秋夜感怀》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秋天的傍晚独自坐在窗前,看到窗外的秋风、皓月、飞鸟、落叶和自己的白发,触发了自己的感慨和哀伤。整首诗以“凉风”
【注释】: 小园玉兰作花积雨未谢喜而赋此:在小院子里栽种的玉兰树,由于久旱不雨,花朵盛开得特别艳丽。 清芬玉叶寒:洁白芬芳,就像玉石般寒冷的叶子。 皎如临玉树:洁白如临玉树一般。玉树指美男子,这里比喻玉兰的花瓣。 香似袭皋兰:香气扑鼻,像沾着皋兰草一样。皋兰是一种香草。 雨濯枝逾艳,风吹雪未残:雨洗过后的枝叶更加鲜艳,风过后飘落的雪花还未融化完。 卷帘看不足,秀色可忘餐:打开窗户欣赏不够
【诗句释义】 拂匣开尘镜,经时粉钿捐。所伤初貌改,讵信捧心妍。唤酒声犹怯,看花影自怜。援琴纤指涩,无力倩安弦。 【译文】 拂去尘匣打开镜,长时间不再涂粉饰黛(美人因病起卧,很久没有梳洗打扮)。因伤而改变容颜容貌,哪能相信她还是捧心之态(美人因病卧床,面容憔悴,但仍然端庄持重)?呼唤美酒的声音还显得有些颤抖,看着花儿的身影也感到自己很孤单(病中的人对外界的景物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感)
江上怀义公 支公飞锡去,尚爱沃州山。 支遁(即支公)乘着锡杖飞走了,还留恋着沃州的青山。 支公:佛教高僧,名遁,字公,姓何,世称沙门支道林。公元317年(东晋元帝永昌元年),为避免司马元显的猜忌迫害,携弟子慧理、法虔等离开建康(今南京),隐居于浙江会稽(今绍兴),在沃洲山讲经说法,后人称为“东晋四大名僧”之一。 《江赋》云:“余既涉江,以观远物。”此诗就是诗人泛舟江上来写的。诗题中的“怀”字
七夕送友应试 星河纤月夕,风露识秋期。 濯锦天边女,流黄忆汉姬。 马骄千里道,人赋七襄诗。 好自持颜色,蛾眉正好时。 注释: 1. 星河纤月夕:星河,指银河,纤月,细月,傍晚时分,景色美丽。 2. 风露识秋期:风吹露水,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3. 濯锦天边女:在天上洗衣的仙女(濯锦,洗涤丝绸;天边,天空;女,女性)。 4. 流黄忆汉姬:流黄,流动的黄沙,汉姬,汉朝的女子。 5. 马骄千里道
【注】:王百谷,即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进士,任秘书监。善五言诗,与高适齐名,世称“王、高”。 【赏析】:此为送别诗。诗人在暮春三月送友人过江,时值寒食节,杏花开放,故有杏花天之句。“执手莫须论往事”,是劝勉朋友不必再提过去的旧事,以消除彼此的伤感。全诗意境优美,情致深婉。 秣陵(今南京)三月柳含烟,犹忆城南送酒钱。 秣陵,即南京。三月,指暮春季节。含烟
晦日简义公 春天的光景一月间,幽兴比不上你。 拄着拐杖寻找芳草,面对流水低吟碧云。 梅花风千片落,杏花雨几枝分。 却忆长干夕,疏钟坐夜分。 注释: 晦日: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简:拜访、访问。 义公:即张志和,唐代著名诗人。 春光:春季的景色。 驶:快,迅速。 幽兴:幽雅的兴趣或情趣。不如君:比不上你。 拄杖:手杖。指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时使用的拐杖。 寻芳草:寻找花草。 临流:面对溪流。
【注释】 中秋即事:在中秋节时,作诗以抒发自己的感情。吴门:今江苏省苏州市。素魄:月亮的别称。濯露:水清而润泽。扬清辉:指月光洒下清亮的光辉。菱(liú)舟:小船。欸(ǎi)乃唱:摇橹唱歌。莲塘:荷花塘。熠耀飞:形容荷叶上晶莹的水珠在阳光照射下闪烁发光。浣纱女儿:指洗衣的女子。双白足:脚上穿着白色布鞋。织锦小妇:织女。流黄机:织机上的纬线。青丝:黑色的头发。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冶游子:指游赏的人
吴都 掉臂江东奋一呼,石城南面据吴都。 三分裂土称王业,五叶垂旒巩帝图。 译文: 掉臂江东奋一呼,石城南面据吴都。三分裂土称王业,五叶垂旒巩帝图。辍哭定谋收子布,运筹晚计失周瑜。钟山千古龙蟠宅,谁信金陵王气无。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吴都历史的诗歌。首句“掉臂江东奋一呼”描述了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毅然决然地决定东渡长江,建立吴国的历史场景。孙权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重至上陵看花作 春山拄杖独经过,一路缘原访薜萝。 幽处白云能抱石,兴中黄鸟自成歌。 桃花流水生涯足,篱落衡门古意多。 卜筑廿年犹未果,只今回首愧岩阿。 注释: 重至上陵看花作:再次登上上陵赏花。 春山:春天的山。 拄杖:手杖。 缘原:沿原路而行。 薜萝:一种藤蔓植物。 幽处:偏僻之处。 白云:白云缠绕在石头上。 黄鸟:黄色的鸟。 桃花、流水、篱落、衡门:都是诗人所喜爱的景色。 卜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