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三月柳含烟,犹忆城南送酒钱。
双桨暮潮桃叶渡,一尊寒食杏花天。
江门隔岁书相问,吴苑今宵月再圆。
执手莫须论往事,伤心近废鹡鸰篇。

【注】:王百谷,即王之涣(688—742),字季凌,太原(今属山西)人。开元进士,任秘书监。善五言诗,与高适齐名,世称“王、高”。

【赏析】:此为送别诗。诗人在暮春三月送友人过江,时值寒食节,杏花开放,故有杏花天之句。“执手莫须论往事”,是劝勉朋友不必再提过去的旧事,以消除彼此的伤感。全诗意境优美,情致深婉。

秣陵(今南京)三月柳含烟,犹忆城南送酒钱。

秣陵,即南京。三月,指暮春季节。含烟,形容杨柳垂条袅娜,如烟笼罩。城南,指送别之地。送酒钱,指饯行之宴席费。

双桨暮潮桃叶渡,一尊寒食杏花天。

“双桨”句,写诗人乘船送客至江边,船夫正划桨于暮色之中。“一尊”句,写舟行至江门,已是黄昏时刻。寒食时节正是杏花开的季节,故称“杏花天”。这里用两个典故:一是东晋王羲之与谢安等泛舟赏春游山,见一女子在岸上浣纱,顾盼生姿,大惊为绝世佳人。后经打听,方知为桃叶渡女。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长安禁中做官,每年寒食节都由杨凭在长安城外灞桥为他设宴饯别。这里暗指自己与友人分别,也借古人之事以抒自己的离愁别绪。“杏花天”,即指寒食节的天气。

江门隔岁书相问,吴苑今宵月再圆。

“江门”句,写江门相隔一年,故书信往来不断,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隔岁,指隔年。吴苑,指南朝梁武帝萧衍曾建都建业(今南京),并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台城和华丽的宫殿园林。这里是借指友人所居之地或所在之地。今宵,即指寒食节之夜。月再圆,指寒食节明月皎洁。

执手莫须论往事,伤心近废鹡鸰篇。

“执手”句,意为分手之际,不要提起过去的事情。“鹡鸰”(jīlíng),鸟名,即鹡鴥,俗称鹡鸡。相传其鸣声似兄弟相呼之声,故古人用以比兄弟。此诗末两句写诗人因离别而伤心,以致连《诗经·小雅》中的《鹤鸣》一篇也无心去诵读了。

这首诗写送别友人过江时的惜别深情,情景交融,委婉动人。诗中既表现了对友人的真挚友情,又流露出自己离别时的伤感心情,可谓语短情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