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会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扁舟西上子陵滩,来访轩辕炼药坛。 - 关键词: 扁舟、子陵滩、轩辕炼药坛 - 注释: “扁舟”指的是小船;“子陵滩”指的是一个地名,可能是黄山附近的某个地方;“轩辕炼药坛”指的是传说中的黄帝炼丹之地,可能位于黄山附近。 - 赏析: 这句诗描述了简冯太史乘坐小船向西行进,来到子陵滩,并探访了轩辕炼药坛的景色。 2. 云近鼎湖常作雨,衣侵瀑水欲生寒。 - 关键词: 鼎湖
懒将明镜理飞蓬,但惜流光枕簟空。 芳树几回沧海燕,清砧又度玉关鸿。 冰弦怨语离心外,蜡炬销残别泪中。 妾恨不如江土草,年年吹绿得春风。 译文: 懒得整理乱蓬的发髻,只珍惜那枕头与席子的空寂。 芳草几回被海燕掠过,清砧声里又传来了玉门关外的雁声。 冷冽的琴弦上传出怨恨的话语,离愁别绪仿佛从心外发出。 蜡烛燃烧至尽,最后只剩下离别时的泪水。 我痛恨自己的遭遇不如江边泥土上的小草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的意思及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屋底近碻磝”,意思是:屋檐下,近墙边,到处是蝙蝠。“碻磝”,同“蟫”,指蝙蝠。 “纷纷走鼯鼠”,意思是:蝙蝠们纷纷飞出。“鼯鼠”,亦称“飞鼠”,形似蝙蝠,但前肢发达
【注释】 1. 红兰:一种草本植物。 2. 并头:形容花朵相依的样子。 3. 九畹(wǎn)生:指兰花种植的茂盛。古代以一亩为一畹,九畹就是十分之九亩。 4. 信:确实。 5. 湘娥:传说中湘江女神,这里借指红兰。 6. 杜宇:传说中的杜鹃鸟,这里借指红兰。 7. 渔父问:即“渔父问津”,比喻询问处世之道。 8. 武陵:地名,在湖南常德市,相传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所在地。 【赏析】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以下是我的分析和赏析: 解析与译文 1. 梦入青溪深柳中 - 释义:梦中进入青翠的溪流深处,周围是深深的柳树。 - 译文:在梦里我进入了一个青翠的溪流,四周环绕着深深的柳树。 - 关键词:青溪、深柳、梦中 2. 口吟驿楼人断画桥西 - 释义:我在驿楼上吟唱,看到画桥西边的人已经断了。 -
【解析】 本题考核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题考核内容,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雪中季豹携酒过饮”的意思是:雪花飘飘,北风呼啸,雪花飘落下来,顷刻间弥漫千里。“君看清夜寒如此”的意思是:看这清冷的夜晚,如此寒冷,你我共饮几杯美酒。 译文:北风呼呼地吹着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顷刻之间就铺满了千山万壑,无边无际。有美酒却喝不醉
【注释】 烟条馆:唐宋时京城长安的酒楼。 闻歌:听到歌声。 五首:这里应为“五首”诗,即此诗是其中第二首。 深院:指皇宫中幽静的庭院。 回廊:指回廊上的栏杆。 小阁:指小阁楼。 齐唱:一起唱歌。 白铜鞮:用白铜铸成的笛子。 和曲:即歌唱。 嘹喨:声音高亢而远扬。 华林:指华林园,在长安城南。 莺:黄鹂。 赏析: 《闻歌五首》,共五首,是诗人听歌的记录。第一首写在深院中听到楼上有人吹笛,但不知是谁
注释:雨后桃花 再次访问仙源的桃树和李树,空荡荡的。雨后的桃树、李树还有两三丛。 东风似解游人意,吹落残花入酒中。 东风吹动桃花,似乎理解游人的心意,把残落的花朵吹入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桃花的诗,诗人在春天的雨后再次来到了仙源,看到了满地的桃树和李树都空荡荡的,只有两三丛桃花。此时,东风似乎也懂得游人的心意,吹散了这些桃花,把残落的花瓣吹进了酒杯里。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
诗句如下: 秦淮曲里闻应少,吴苑台边听却稀。 此句出自明朝文人汪道会的《烟条馆闻歌五首其三》。这首诗描述了在南京秦淮河畔听闻歌声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音乐的怀念和留恋之情。下面将逐句进行详细的解析: 1. 诗意解读: - 秦淮曲里:这里的“秦淮曲里”指的是南京著名的秦淮河地区,秦淮河是古代南京的重要水系之一,也是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发源地。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许多诗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因此
烟条馆闻歌五首其一 新词不是古梁州,别有江南白纻秋。 每到关情声更咽,圆匀一串出珠喉。 注释:这首诗是白居易在《烟条馆闻歌》诗中的第一首。“烟条馆”位于扬州,是当时有名的酒楼。诗人在扬州的“烟条馆”听到了江南女子演唱的新曲调的歌曲,觉得十分动听,便写下了这首诗。“新词”指的是新曲子,“古梁州”是指古代的乐曲名,“白纻”是一种乐器,也泛指丝弦乐器,“江南”泛指南方地区,“秋”字暗指季节为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