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底近碻磝,纷纷走鼯鼠。
怪无捕攫功,终日眠花屿。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需要考生在理解全诗的意思及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屋底近碻磝”,意思是:屋檐下,近墙边,到处是蝙蝠。“碻磝”,同“蟫”,指蝙蝠。
“纷纷走鼯鼠”,意思是:蝙蝠们纷纷飞出。“鼯鼠”,亦称“飞鼠”,形似蝙蝠,但前肢发达,善飞翔,能从树上滑翔而下。
“怪无捕攫功,终日眠花屿”意思是:奇怪的是没有捕捉捕捉的本领,却整天睡在花岛上。“攫”,抓;“寐”,睡眠。 “花屿”,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南。《后汉书.郡国志》载:“临海郡有天台山,一名华顶,一名赤城。”这里指花岛,即天台山。
“花屿”二字用典,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文是:“子独不见夫唾者乎?焉知其不远也?夫马四足而无咫尺之心,则步之狂蹶诡躁而不能以定。不知其不揣分量也。”意思是:你看那唾沫吧,它离你很远吗?马只有四条腿却没有一寸长的心思,所以它跳跃奔跑起来会颠狂浮躁而无法安定下来。这是说马因为缺少“咫尺之心”,所以才狂奔乱跳。这里把“咫尺之心”比喻为“捕攫之功”,说明猫虽然能够捉老鼠,但没有捕鼠的本领,反而整天在花岛上睡觉。
赏析:
这首小诗写猫捕鼠的情景。首句写诗人在屋檐下看见许多蝙蝠飞来飞去,十分奇怪。第二句说蝙蝠没有捕捉老鼠的本领却整天在花岛上睡觉。第三句用《庄子.逍遥游》中的话来进一步说明蝙蝠虽然有捕鼠的本领,但却没有捕鼠的本领,反而整天在花岛上睡觉。最后一句点明主题,写出了诗人对这种奇怪现象的感叹。整首小诗语言平白通俗,意境清新自然,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