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出选元戎,人推卫霍雄。
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
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
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观出军十首》中的第三首。
观出军十首
其三
诏出选元戎,人推卫霍雄。
天兵六郡卒,汉马五花骢。
气盖燕山石,歌酣易水风。
匈奴行徙牧,不敢向云中。
译文:
皇帝下令选拔英勇的将军,人们一致推举卫青和霍去病两位英雄。
六郡的士兵组成强大的队伍,骑着五花马冲锋在前。
他们的勇气如同压顶的燕山巨石,歌声高亢激扬,仿佛易水边的风声。
匈奴被迫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居住,不敢再向云中一带侵犯。
注释:
- 诏出选元戎:皇帝下令选拔英勇的将官。
- 元戎:古代指军队的首领,此处泛指将军或将领。
- 诏:皇帝的命令。
- 人推卫霍雄:人们一致认为他们(卫青和霍去病)是最英勇的战士。
-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两人都是西汉时期的杰出军事将领。
- 雄:雄壮、勇猛。
- 天兵六郡卒:六郡的士兵组成强大的队伍。
- 天兵:指天子的军队。
- 郡:古代行政区划单位。
- 卒:士兵。
- 汉马五花骢:骑着五花马(骏马)冲锋。
- 五花:形容马的毛色多彩,五彩斑斓。
- 骢:一种马的名字。
- 气盖燕山石:他们的勇气如同压顶的燕山巨石。
- 盖:超过、掩盖。
- 燕山石:比喻他们的勇气强大,足以压倒一切困难。
- 歌酣易水风:歌声激昂,仿佛易水河边的风声。
- 酣:畅快、痛快。
- 易水:古水名,位于今河北省易县西。
- 歌:这里指歌声。
- 歌酣:歌声嘹亮,非常畅快。
- 匈奴行徙牧:匈奴被迫迁徙到更远的地方居住。
-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总称。
- 行徙:迁移。
- 牧:放牧。
- 不敢向云中:不敢再向云中一带侵犯。
- 云中:指当时的云中郡,一个边远地区。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出征将士风采的诗。通过描写将领的威武、士兵的勇敢和战场的壮丽景象,传达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信心和对将士的赞美之情。整首诗充满了豪迈的气息和激昂的情感,展现了古代战争的壮丽场面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