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师亦有征,慷慨羽林兵。
尽说从军乐,相和出塞声。
旌麾天际下,刁斗月中鸣。
自愧刘生勇,空令气不平。
【注释】王师:这里指朝廷的军队。征:出征。羽林兵:皇帝禁卫军,又称羽林飞骑。尽说:都说。相和:应和。刁斗:古代行军用的信号器具。
【赏析】《观出军十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此为第四首,描写了士兵们出征时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战争的热爱。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们出征时的壮阔场面,表现了将士们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战争的热爱。诗中的关键词“旌麾”是指军队中指挥用的旗帜,而“刁斗”则是一种古代行军用的信号器具。
首句“王师亦有征”,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朝廷的军队也有出征的任务。次句“慷慨羽林兵”,则是具体描写了这些士兵出征时的豪情壮志。他们身着华丽的军装,手持兵器,英勇无畏地奔赴战场。
第三句“尽说从军乐”,进一步描绘了士兵们出征时的场景。他们在一起高歌猛进,尽情欢畅,仿佛在享受着战争带来的快乐。这里的“从军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第四句“相和出塞声”,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扩展。士兵们在出征时,相互呼应,共同唱响了一曲激昂的战斗之歌。这里的“相和”不仅指歌声,更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
第五句“旌麾天际下”,是对士兵们出征场景的高度概括。他们高举着旗帜,威武雄壮地向远方行进。这里的“旌麾”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象征力量和威严的标志。
第六句“刁斗月中鸣”,则是对士兵们出征时的一种生动描述。他们手中的信号器件在明月的照耀下发出清脆的声音,犹如一首美妙的歌曲。这里的“刁斗”是一种古老的报警设备,它在战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联“自愧刘生勇,空令气不平”,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身上战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他虽然自己并没有勇气去面对战斗,但却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和自豪感。这里的“刘生”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或英雄人物,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借古人之勇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
这首诗通过对士兵们出征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将士们对朝廷的忠诚与对战争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亲身上战场而感到遗憾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