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苑芳菲映晓妆,折将春色媚高堂。
一声啼鸟且归去,秪恐清露沾衣裳。
【注释】
题:写,书写。惜花美人图:画中是美人,画名《惜花》。
满苑芳菲映晓妆:满园的鲜花盛开,映照着美人梳妆时的脸庞。
折将春色媚高堂:将春天的景色折下献给高堂(指长辈)。
一声啼鸟且归去,秪恐清露沾衣裳:一只小鸟啼叫一声飞走了,恐怕清冷的露水沾湿衣服。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物而抒情、言志。诗中的美人,既是自然之人,又是理想之人;诗中的春色,既是实景之春,又是虚景之意。全诗语言质朴,情真意切。
首句“满苑芳菲映晓妆”写美人梳妆。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美人的美,而是通过一个画面来表现美人的容态:满院的花草映衬着美人晨妆的娇容。这既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又烘托出一个美好的环境,使读者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子在清晨梳妆打扮的情景。
次句“折将春色媚高堂”,写美人把春色送给了高堂。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美人的动作,而是以“折”字暗示,用一个动作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媚高堂”。诗人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春色赋予美女,并让她送到高堂去,使这幅《惜花美人图》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第三句“一声啼鸟且归去,只恐清露沾衣裳”,从侧面描写美人送春色的情景,同时点明了季节:暮春时节。诗人没有具体描绘鸟鸣和露水,而是抓住鸟儿归家这一细节,写出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气氛。这里既点出了时间,又暗示出季节特征。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鸟儿比作“归去”的人,将“清露”喻为“沾衣裳”的露珠,从而更富有诗意。
最后一句“一声啼鸟且归去,只恐清露沾衣裳”,从侧面描写美人送春色的情景,同时点明了季节:暮春时节。诗人没有具体描绘鸟鸣和露水,而是抓住鸟儿归家这一细节,写出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气氛。这里既点出了时间,又暗示出季节特征。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将鸟儿比作“归去”的人,将“清露”喻为“沾衣裳”的露珠,从而更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