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石滩头发棹歌,断猿啼月夜如何。
白头司马青衫湿,应比江州泪更多。
【译文】
夜行于回岐驿,乱石滩头船儿划动着歌声。断续的猿啼声传来,月色之下江水何等凄清。白发老翁衣衫尽湿,想来应比江州司马更感伤情。【注释】
回岐:指回乡之路。
白头司马:汉末曹操曾以司马懿为司马,后因称司马懿为白头郎将或白头公,又称为“白头翁”。这里用此典故自喻,表示自己年老有归思。司马:指司马懿。
青衫: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清风明月苦相思,湛湛长空远树低。”后遂以“青衫”代指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首句起笔突兀,“乱石滩头发棹歌”,点出此行的艰辛与悲凉。次句“断猿啼月夜如何”,“断猿啼月”是写猿声凄切、哀切,而“夜如何”则是说在这样的月夜里,作者不禁感到心酸落泪。“夜如何”,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与愁绪,也烘托出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白头司马青衫湿”,这是说自己在异乡为官,已到垂暮之年,而今又流离失所,想到这些,不禁热泪沾衣。最后一句“应比江州泪更多”,则进一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全诗以“泪”贯穿始末,抒发了自己在异乡的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