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过半,萧条甚往年。
无风荡白日,不雨失青天。
边塞还鼙鼓,侯家自管弦。
命轻微病后,心老欲归前。
对酒多仍怯,看花艳更怜。
祇应长兀兀,一室坐安禅。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考核范围很大,每个选项四个选项至少2分。概括内容要点是诗歌的重要考点,有的内容关键字词要能够答出。

1.“二月春过半”“萧条甚往年”:这两句写诗人在春天过去一半的时候,感到了萧瑟凄清的意境,与往年的春天比较起来,现在的景象更加凄凉。

2.“无风荡白日”“不雨失青天”:这两句写诗人看到天气晴好,但连一点风都没有,使得大好的春光白白地浪费了;天空湛蓝如洗,却因为久旱而看不到雨露滋润万物。

3.“边塞还鼙鼓”“侯家自管弦”:这两句写边关战事频繁,战鼓阵阵;侯门贵胄生活奢华享乐,他们自有雅乐奏响。

4.“命轻微病后”“心老欲归前”:这两句写诗人因年事增高而体衰多病,内心渴望回归家乡故土。

5.“对酒多仍怯”“看花艳更怜”:这两句写诗人面对美酒,虽然想借以消愁解闷,但还是感到胆怯不安,怕酒力发作而醉倒;面对盛开的鲜花,尽管其美丽动人,但作者还是觉得更加伤感和怜惜。

6.“祇应长兀兀,一室坐安禅”:这两句写诗人面对如此凄凉的景色,只能孤寂无聊,百无聊赖地坐着,于是想到要学着佛祖一样,在寂静无声的室内打坐参禅,以求超脱世俗烦恼。

【答案】

译文:

过了二月,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我感觉到比往年更加萧条凄凉。没有风带动白昼的时光,也没有雨滋润青天的大地。边关传来了阵阵鼓声,侯门里自顾自弹奏起美妙的音乐。自己年纪大了,又多病身疲,心中渴望早日回归故乡。面对美酒也感到恐惧,面对美丽的花朵更觉怜悯。只有像佛祖那样,独自在空寂无声的房间静坐,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赏析:

此诗为伤春之作。首联“二月春过半,萧条甚往年。”点明题意,指出时间已到仲春时节,但春天的气息似乎并不浓重。颔联“无风荡白日,不雨失青天。”描写了一幅阴郁沉闷的画面:太阳无风可摇,云层密布遮住了阳光;湛蓝的天空失去了雨水的润泽,变得干涸。这一联写出了诗人眼中春天的萧条景象。颈联“边塞还鼙鼓,侯家自管弦。”承接上文,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边塞之地依旧鼓声震天,侯门贵族的生活依然奢华安逸。尾联“命轻微病后,心老欲归前。”点出了诗人身体虚弱的原因:是因为年纪轻轻就患了重病,所以身心都感到衰老。尾联“对酒多仍怯,看花艳更怜。”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面对美好的酒肴和花朵,诗人却感到害怕和怜惜。最后两句“祇应长兀兀,一室坐安禅”表明,面对如此凄凉的春天,只有像佛祖一样,独自在空寂无声的房间静坐,才能获得片刻的安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